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学生奶可致富千万农民

2003/3/7 0:00: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两会”财经人物追踪)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呼吁立法保障“学生奶计划”



  养两头牛奔小康
  见到记者,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拿出一份关于立法保障“每个中小学生每天喝上一杯奶”的建议,然后认认真真算起账来。
  “目前全国在校中小学生2.05亿人,据测算,如果每个孩子每天能喝上200毫升牛奶,那么全年需要消耗鲜奶1540万吨。按每头奶牛每年产奶6吨计算,则需要256万头奶牛。一般每头牛每年可让奶农增收3000元,则学生奶计划可带来76.8亿元效益。按全国平均635元的脱贫标准计算,可使1209万人脱贫。按每户饲养两头奶牛计算,可使128万农民致富奔小康。”
  他进一步解释学生奶计划的重要意义:按每头牛每年消耗5亩地的草饲料、一个农民可种5亩地计算,各地可退耕还草1280万亩,这样可解决256万农民的生产问题。
  同时,通过学生奶的工业化加工,还可有力拉动奶产品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将是一个总产值750亿元的产业链。
  此外,宗庆后也认为,学生奶计划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增长点,为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学生奶”需立法保障
  中国从2000年开始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宗庆后认为这是一项“功在社稷、造福子孙”的千秋伟业,但他建议,需要以立法形式保障“学生奶计划”得到切实实施。
  在这一建议中,宗庆后提出,一是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学生奶计划”,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二要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实行学生奶补助基金,确保每个中小学生每天能喝上一杯奶;三是严格执行学生奶产品标准和企业准入制度,对学生奶生产企业的设备、工艺、质量管理实行严格认证,确保学生奶质量;四是出台明确的产业导向扶持政策,向农民提供无息贷款发展奶牛养殖,减免相关农业税费,农业部门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农民科学养牛,减少养殖风险,同时对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减免部分企业所得税,提高鲜奶原料的增值税抵扣率,调动学生奶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娃哈哈献计“三农”问题
  宗庆后说,食品制造业是全世界第一大产业,在中国也是这样。但农产品的加工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比如,橙汁是世界上消费最大的饮料,中国柑橘产量很大,但我们生产橙汁却不得不从巴西进口大量脐橙,去年进口四五千吨,平均每吨1800美元。巴西的脐橙榨汁期是6个月,中国也有一些脐橙,但榨汁期只有1个月。要是我们使用国内生产的脐橙,不但企业的成本会下降很多,农民也会得利。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国内大量的柑橘卖不掉,另一方面我们企业大量进口脐橙。”
  宗庆后介绍,去年下半年,娃哈哈开始做瓜子,今年准备做10万吨瓜子产品,这可以解决50万亩种植问题,最起码可以解决10万农民的增收问题。“要是国内有几百家娃哈哈这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三农’问题不就有出路了吗!”(特约记者 汪晓东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