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品牌“兑水”稀释白酒业

2003/10/20 0:00:00 来源:消费日报
“麻烦,而且利润越来越少。”当记者问起对近几年白酒品牌数量飞速增长的感受时,北京某白酒经销公司采购调拨部赵经理感慨地说: “我1993年参加工作,代理营销过各类产品,白酒的品牌或许是最混乱的了。”这也是众多专家的共同观点--我国白酒业现处于混战期,大小品牌遍地,恶性竞争加剧。

  贵者缘何不才?


  经销了10年白酒的赵经理回忆说,大约从1997年开始,知名酒厂推出的白酒品牌数量飞速增长,也就是 “一个牌子,多个名字”。长期从事白酒品牌策划的叶剑也说:“凡是有点名气的白酒企业,除了自己推出的多个品牌,还有经销商买断品牌。”品牌营销界把这称为“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的光环与品牌稀释的阴影是密不可分的。品牌的延伸必须考虑到核心价值的相容性,消费者的接受度和营销通路、经验等资源的共享;过度和无限制地开发品牌将使原品牌在文化上和销售上均受到稀释。品牌文化稀释是指品牌概念的外延已经与品牌诉求的聚焦点无关。销售的稀释一方面指销售通路上的稀释,即经销商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推一个品牌;另一方面指消费者认知上的稀释,这包括高档品牌出产低档酒将使消费者心目中原品牌含金量下降,或者因子品牌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对该品牌所有产品不信任。

  弱者缘何不灭?

  现在,全国白酒行业产销量均比1996年的高峰期减少了一半左右,而且大多数酒厂有着规模小和品牌认知地域性强的特点。它们所生产的酒除了少部分贴上仅被当地人所知晓的品牌标签以外,大部分被当作原酒运往了本省和外省的知名酒厂。如此薄利的惨淡经营为什么还要维持呢?泸州市一位酒厂厂长表示,这其中有很强的地区保护主义因素:首 先,小酒厂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民众的就业问题;其次,可以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第三,酒厂的贷款一般来源于当地国有银行,酒厂破产势必影响到当地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最后,地区政府希望借助当地白酒品牌的振兴使整个地区声名远扬。

  无法解决的矛盾?

  除了市场需求和企业出于竞争压力希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以外,新品牌的不断推出与经销商压力有关。

  经销商为何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品牌?理由很简单---新品牌利润高。很多企业就是迫于经销商这样的压力推出战术性品牌,其目的就是迎合经销商希望短期获利、“捞一把就走”的“近视”心态。这些不被厂家和经销商珍惜的品牌轰轰烈烈来,无声无息去,在消费者心目中形象极差,稀释了主品牌的价值。

  虽然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至今仍没有人指明,但业内人士指出,宝洁公司出品的几个众所周知的清洁、洗涤用品品牌早已上市多年,利润微薄,但如果哪个经销商不经销或哪个超市、商场不经营这些产品,便会失去大多数的顾客群。一个好的品牌是深入人心、经久不衰的。(文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