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粮油涨价是正常的市场波动

2003/10/27 0:00:00 来源:金华日报
物价部门称,价格已经趋稳,上涨空间不大

近期,我市粮油价格波动以及所带来的粮油制品连锁涨价,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许多人纷纷打听,后期还会不会继续涨价,对大家生活会产生多大影响?
连日来,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派出多个小组进行市场专题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今年这波粮油涨价纯属市场供需调节的结果,并非人为囤积所造成。物价部门认为,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维持现行市场价位的可能性比较大。

粮油价格已趋稳


到21日为止,我市出现供应短缺的粮油产品已基本上恢复供应。但目前江苏粳米、东北大米等品种供应仍有些紧张。中洋超市最近准备购买300吨江苏大米用于促销活动,但也提不到货。
今年10月上旬,杭州、宁波等地粮油批发市场粳米价格明显上扬,食用油价格稳步攀升。新粳米的批发价始终保持在每吨2000元以上,去年老粳米的价格也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新高。东北大米每吨上涨了200元。江苏产的色拉油和浙江产的二级色拉油每吨也分别上涨了200元和100元。
由此也带动了我市粮油价格全面上涨。金华市场上江苏粳米、东北大米以及本地的杂交米货源供应紧张,每公斤上涨了0.3元至0.4元,面粉每公斤也涨了0.12元。与此同时,5升装的“金龙鱼”和“福临门”调和油每桶涨了5元左右。10月15日至16日,受部分居民闻风增加购买的影响,市区超市、粮店、粮食批发市场短时间内部分粮油品种出现了脱销现象。有些商家为此对需求量较大的学校、企业实行了限购措施。
粮油价格波动牵一发而动全身。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豆粕、玉米价格攀升,带来饲料成本提高,会引起猪肉、鸡蛋、家禽等下游食品连锁涨价。


高温洪涝是“导火索”

10月上旬,粳米主产地江苏、安徽等地降雨,农民售粮不便,使产区大米加工厂收购的稻谷数量不足,外运粳米供不应求。而东北大米则由于本身生产季节晚,上市前又遇到秋雨,加上北方周转的陈粳谷库存已不足,形成了加工销售断档,引起粮源紧缺。我们金华本地受农村停电、播种面积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杂交米生产紧张,个体大米加工点粮源不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总体上讲,今年夏季淮河流域出现洪涝灾害,华南、江南又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造成今年粳稻减产,粮农惜售思涨,供需有所失衡,从而引起了价格攀升。从季节上看,今年早熟粳米本身产量不高,从9月中旬上市以来库存已经不多,而距大批量晚粳米上市还有近20天时间,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从外部因素看,公路运输加大了查处超载的力度,铁路运费提高,使得粮食运输成本增加,对粮价上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食用油涨价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一方面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和国际船运费率上涨,我国减少了对转基因大豆的进口配额,而同时国内大豆受灾减产,使食用油供应出现紧张局面。

涨价是暂时的市场现象


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局长方峻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粮油涨价完全是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调节的结果。这只是一种短期的上涨,不可能长时间持续。目前粮油供需正在逐步趋向平衡,近中期不会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估计粮油价格仍会维持现状,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方峻认为,粮油涨价犹如一面镜子,一方面考验了消费者在价格波动面前是否成熟,同时也折射和检验了商家的诚信度。他强调,粮油是战略性物资,国家拥有充足的储备,短缺所引发的涨价只是暂时的,市民完全不必为此担心而抢购。
据悉,物价部门目前正在严密监测粮油价格走势,同时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以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记者 徐朝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