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进口葡萄酒关税大幅下调 烟台葡萄酒何以应对

2004/4/14 11:43:16 来源:胶东在线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葡萄酒的关税将由原来的65%下调到14%,下调幅度巨大,关税的下调无疑给更多的外资葡萄酒品牌进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葡萄酒行业带来压力。而对于生产葡萄酒著称的烟台来说,面临的是未来两年与跨国公司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赛跑。

  据统计,我市目前有葡萄酒生产企业100多家,其中仅蓬莱市就有56家。去年,全国生产葡萄酒约30万吨,其中我市生产的葡萄酒11.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还多,占山东生产葡萄酒总量的88.6%。

  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

  世界葡萄酒业每年增长速度不到1%,而中国葡萄酒业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中国乃至亚洲已经成为葡萄酒业最具潜力的地域之一。但目前,我国葡萄酒业仍处于前期起步和成长阶段,在我国整个酿酒产业中葡萄酒仅占到1%的微小比例,在世界葡萄酒行业中的地位也仅仅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正在向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目前中国的葡萄酒年人均消费量为0.2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0,法国平均水平的1/200,可以说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为葡萄酒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外国葡萄酒企业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

  面临的冲击会有多大

  相对而言,白酒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代名词,有着固定的消费群体,进口白酒若要撼之实乃不易;啤酒的地域性特征明显,各省市大搞“圈地”运动,进口啤酒难以插针;而葡萄酒的地位最岌岌可危,葡萄酒本身就是舶来品,大多数消费者喝酒是为了张扬个性,喝法讲究严格,法、意、西、美、澳大利亚等国家葡萄酒文化盛行,无疑较国产酒有一定优势。

  目前,我市乃至全国葡萄酒品牌的整体实力明显偏弱,主要走低档酒路线。目前中国卖20多元一瓶的葡萄酒在法国相当于只卖1美元的第四等级酒。我市出产的葡萄酒大多是本国消化,去年,我国进口葡萄酒2万吨,尽管现在还无法估计关税下调后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的确切数字,但是每进入中国市场1吨洋酒,就意味着国产酒有1吨要滞销。

  不能光喊“狼来了”

  市食品工业协会高级经济师陈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税下降为进口葡萄酒打开了方便之门,烟台的葡萄酒企业只要能够及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就会走向卓越。而烟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外来的技术和资金。第一,烟台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1987年曾被国际葡萄·葡萄酒局授予“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这在亚洲是惟一的;第二,烟台所在的纬度适合酿酒葡萄的生长,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14.95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近1/5,葡萄资源为众多跨国公司所看中的。

  我市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2002年,张裕进一步加快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与法国葡萄酒业巨头卡斯特集团合力打造中国第一座专业化葡萄酒庄园,全面挺进中国葡萄酒高端市场;2003年,双方互相向对方开放自己在本国的销售网络,卡斯特的首批产品已通过张裕开始在上海进行销售,张裕的核心产品———解百纳也在法国的10000多家卡斯特专卖店进行分销。张裕正在借卡斯特销售网络将产品打入欧洲,目前来看销售前景很好,尤其是解百纳这个产品,无论从包装、产品品质,都得到法国消费者的认可。

  记者了解到,像张裕公司这样借鉴外力膨胀实力的公司在我市已有19家,合资总计7500万美元。

  陈守生分析说,关税下降带来的影响,近期不会显现,因进口品牌认知度、销售渠道需要过渡期。但是过渡期后,不排除有些小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将面临倒闭或者转产。而摆脱这种局面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发特色葡萄酒,吸引消费群。

(记者刘海玲) 来源:今晨6点  编辑:诗琦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