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非转基因食品IP认证席卷全国

2004/7/27 9:21:43 来源:中国食品信息网
    国内企业欲借IP认证敲开全球非转基因大豆市场

  一种“非转基因食品身份保持认证”(以下简称IP认证)正在国内升温。IP认证是目前在欧美通行的证明农产品非转基因“身份”的质量控制系统。

  昨天,本报记者在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今年底,我国通过IP认证的食品就将突破10万吨,比去年翻一番。随着这个海外市场的准入证在国内诞生,不少国内食品企业正积极建立非转基因生产的管理体系,酝酿早日通过IP认证。记者采访时发现,九三油脂、吉农大豆等主要大豆生产企业,正翘首盼望凭着“IP认证”这个欧美市场的准入证,以踏上出口“坦途”。

  企业钟情IP认证

  日前,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黑龙江九三油脂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董佳昕兴奋地表示,一旦今年9月正式通过IP认证,九三油脂将摇身变为全球最大的可提供IP“身份证”的加工企业。

  对IP认证情有独钟的不只是九三油脂。据中国检验认证集团IP认证操作管理中心主管陈历程介绍,我国IP认证从2002年起步,产品主要覆盖大豆、玉米及西红柿及其衍生食品。随着国际市场对非转基因食品的需求剧增,通过IP认证的食品数量猛增,从2002年的5000吨,到今年上半年已突破10万吨了。到今年底,我国将有十多家食品加工的旗舰型企业获得IP认证证书。

  作为全国第一家通过IP认证的企业,吉农大豆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早在2002年就有5000吨产品通过认证。今年上半年,吉农大豆通过IP认证的产品已达7万吨。其总经理包锁柱透露,随着发达国家民众、企业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关注,以及欧盟等国建立了日益严格的转基因产品标签规定,IP认证成为国外鉴定非转基因食品的权威凭证。

  拿到通往全球市场的门票

  记者了解到,尽管通过IP认证所需的经费比较高,但这并不能减弱企业力求通过IP认证的热情。

  董佳昕告诉记者,通过IP认证花费巨大。“除了直接缴纳的认证费和咨询费,九三油脂为了维持非转基因大豆产品采购、生产系统的有效运转,还花‘血本’修建了大型原料储存仓、生产监控室和产品检验室,并充分整合各厂的物流配送资源等。”尽管如此,九三油脂还是要全力获得IP认证,因为“只要拿到IP认证,就等于取得了通往全球非转基因大豆市场的门票。”

  据悉,为了顺利进入海外市场,李锦记、维他奶、达能陶大、杜邦、联合利华、珠江桥牌、上海加加、雀巢等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都对通过IP认证的非转基因原料青睐有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