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凉果事件曝光 揭阳凉果产业跌入低谷

2004/8/24 10:02:56 来源:民营经济报

    盛产橄榄的普宁,每到夏秋时节,本地、外地的果商都会上门来收购橄榄,但今年果农门前冷落。有企业向记者反映,凉果事件曝光后,揭阳市凉果的生产和销售跌入低谷。凉果产业链受到两头的挤压:市场消费者减少或停止购买,生产企业、包装企业的产品要去送检,不能生产。

  记者从普宁市果蔬局了解到,小企业常有些不规范行为。在揭阳市打假办组织质监、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执法人员对普宁、揭西两地的凉果加工企业开展“地毯式”清查时发现,揭阳市的普宁、揭西等地凉果加工行业问题突出,无营业执照生产、滥用和乱用添加剂现象较为严重。现在小企业的投机违法行业让整个行业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由于普宁梅制品大多出口外销,央视曝光后整个普宁凉果行业的声誉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全市凉果行业的产业链条有可能因几家问题企业的曝光而出现断链,”普宁市梅干协会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

  凉果加工企业产品销量大减

  记者从广州最大的凉果批发市场———一德路批发市场发现蜜饯等凉果产品销量出现大幅滑坡,生意一直很旺的凉果批发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许多商家反映,产自普宁、揭西等地的散装蜜饯等凉果产品不仅价格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滞销。

  普宁新宝食品有限公司李经理说,公司的销售完全停滞了,生产在进行,但已放缓。今年肯定是要亏损了,明年摆在行业面前的将是萧条。因为凉果不同于牛奶,牛奶出现伪劣产品后,可能很快恢复;但凉果是休闲食品,人们可吃可不吃,所以重拾消费者信心的时间要长些。行业要恢复,要消费者忘掉这个阴影,1年的时间都不算长。

  有关行业人士认为,今年凉果加工企业的产品销量至少减少80%。

  果农首当其冲

  在这次的凉果灾难中,首当其冲受伤害的是果农。梅子和李子已收购完毕,但橄榄才刚刚进入收购期,往年要1个多月才能收购完,现在刚刚开始就停止了,没有果商上门收购,农民的果子只能烂在地里。普宁的橄榄种植比梅子和李子都大,普宁、揭西的橄榄合计有20万吨。李经理表示,今年新宝橄榄的收购量只能达到往年的20%。

  行业畸形发展导致危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事件的出现与近年来凉果行业的畸形发展分不开。已有20多年的生产历史、拥有2个自有品牌的新宝公司,近三四年的经营感到格外困难,公司只能做到保本,赚不到什么钱。

  新宝食品有限公司李经理说,近几年揭阳凉果产业就一直处于低潮,只有小企业是活跃的。揭阳的凉果加工企业因小企业的迅猛增长,其生产的产品占市场份额的30%-40%。李经理说,新宝公司刚成立时,揭阳只有3家企业,现在已有300多家,行业竞争加剧不可避免。小企业为了生存,减少工序,使用劣质便宜的添加剂,加上他们不交税,工人工资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大企业为了保品牌,很难降低成本,往往亏损,近二三年大中企业有50%是亏本的。所以,李经理认为,这次事件在某种程度说,也是好事,可以达到行业整顿的效果,只是要经受一段炼狱的煎熬。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