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以广东为试点,罂粟调味品渐成燎原

2004/9/27 11:09:19 来源:慧聪网

    最新进展 “罂粟调味粉”沪上试卖

  以100%灭活罂粟籽为原料的调味粉早已悄悄成为上海人烧菜的佐料。

   日前,金昌天仁生物营养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陆朋透露,公司在上海还没有代理商,但已有一些小厂商跋山涉水到北京、广州等地进货,悄悄销往上海一些餐厅、火锅店。

  这种以100%罂粟籽为原料的调味粉叫“鲜极粉”,是金昌天仁公司和中国肉类研究中心共同开发研制的一种天然调味粉。

  “一听名字就知道,这种调味粉的作用就是提鲜。”陆朋介绍,这种肉类调味食品不仅与现在市面上的化学香精成分不同,原料纯天然,还具有增香、提鲜、去腥骚味、提高肉类厚感等特殊功效,有食疗作用。“吃一顿火锅,只需放7、8克鲜极粉,就能‘味道好极了’。”

  截至昨天,天仁公司以广州为试点,正在全国逐步打开市场,目前在上海还没有销售代理商,已有一些心急的上海商人不远千里,到北京、广州分公司进货,“但我们产品在上海推广的力度还不够大,来的都是一些小商人,进货也以1-2斤的量为主,主要是自己先卖着试试。”

  本土说法 上海能够销售

  上海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助理周艳琴说,最新版1996年国家卫生部颁发的食品添加剂管理条例已将灭活罂粟籽纳入香辛料制品,灭活罂粟籽调味粉在上海销售完全合法。

  “经过灭活处理的罂粟籽没有成瘾性,就像超市里买的八角、茴香,市民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周艳琴说,上海目前尚没有厂家申报生产灭活罂粟籽制品,即使有外地厂商来沪销售,国家卫生部已经批准灭活罂粟籽可以作为香辛料使用,也就不需要再次经过各地卫生部门的审批。

  供销环节急堵漏洞

  单纯从供销环节来看,记者还是发现了三大漏洞,足以让许多不怀好意之徒有机可趁,以假充好。

  问题一:来源鱼目混珠

  天仁牌鲜极粉的罂粟籽原料来源于国家唯一一处特许罂粟籽种植地,金昌天仁公司市场部经理苏晓英坦言,除此之外,公司并不能保证原产地的供货商是否会掺杂一些不合法的未经灭活的罂粟籽,“但我们能保证,成品销售的罂粟籽,一定是每一粒都经过灭活处理的。”

  她说,公司在广州的分公司和中国肉类研究中心还会对原料进行二次加工,在北京的仓库里实行“三人三锁”制,仓库分别配有三把锁,进出仓库必须三位持锁人同时在场。

  相对于天仁鲜极粉的二次加工,仓库、护送严格监管程序,那同类产品生产厂家呢?既然供货源可能出现问题,谁来保证市场上所有的灭活罂粟籽制品全部经过二次加工?

  公司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继广州后,湖南、安徽等地都出现了以灭活罂粟籽为原料的调味品,但合法性、原料来源令人质疑。

  问题二:“李鬼”频现身

  假冒商品总是傍上有广阔市场的产品,自从灭活罂粟籽产品推出以来,全国同类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冒出。

  陆朋说,去年,公司就曾在东北发现假冒天仁商标出售鲜极粉。假冒调味品已经令人发指,更何况假冒的是罂粟籽调味品,那假灭活罂粟籽是否就成了真罂粟籽?据介绍,最近,假冒的厂家只是以普通的香精冒充灭活罂粟籽,但这件事已经让陆朋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个责任我可担不起。”

  假的真不了。陆朋说,目前国内只有中国肉类研究中心拥有该产品的冷冻粉碎技术,金昌天仁是唯一一家与中国肉类研究中心合作的企业。

  对于其他同类产品加工技术是否达到要求,陆朋表示担忧。

  问题三:销售没有反馈

  在甘肃农垦总公司的网站上,记者发现了一条来自上海的鲜极粉招商记录,留下的电话号码却空无此号,这条神秘的信息不禁引起诸多猜测。在天仁公司的网站上,附有各地代理商的联系方式,但其中并没有上海。

  缺乏代理销售点,由上海中小商家、餐厅买去的鲜极粉是否能安全销售,这是个问题。

  陆朋说,一般情况,在有代理销售的地方,公司对于客户销售都有反馈管理,一般零售的情况非常少,对于上海这些小商户的小批量销售,陆朋坦言,公司并没有健全的跟踪反馈机制。但他坚信,出厂的产品质量绝对过硬,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也就不需要深入的跟踪反馈,“但我们只能保证自己的产品最安全。”

  专家说法:灭活罂粟籽也可能成瘾

  国家体育总局兴奋剂检测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罂粟籽不可能没毒。

  罂粟籽内部也是含有吗啡、可卡因等成分的,这种成分就像鸦片一样,长期食用容易成瘾。即便经过反复处理后,它的有害成分也不可能完全除掉。不过相对于鸦片等纯毒品来说,罂粟籽的成瘾性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降到微乎其微,一般食用是不会产生成瘾性的。

  研究人员:罂粟籽有毒

  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位研究人员郑重地指出:罂粟籽有毒。

  它含有吗啡碱,除非经过特殊工艺加工,才能控制其成瘾性。否则同鸦片一样,如果服用过量也会成瘾。而且使用钴-60对罂粟籽进行照射,只是为了令罂粟籽丧失活性与繁殖能力,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拿去种植提炼毒品,而钴-60对罂粟籽成瘾性的"灭活"作用并未得到证实。

  厂商声音:吗啡成分比可乐还少

  产品遭到多方质疑,陆朋不禁高声疾呼:我们卖的不是活的罂粟籽!

  "卖原生态的罂粟籽,那是犯法的,我们只卖"以灭活罂粟籽为原料经加工生产的产品"。"陆朋解释说。所谓"灭活",是指用钴-60对罂粟籽进行辐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不能再繁殖,罂粟包括枝、叶、壳等,其中籽中的吗啡含量是最少的。经过处理、然后再加工,吗啡含量极少,肯定不会让人上瘾。"原粒罂粟籽颗粒含的吗啡量就比可乐的吗啡含量还少,进过灭活处理、二次加工后的灭活罂粟籽,每克中仅含几微克的吗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