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卫生局通缉“东北油豆” 锅炒菜慎食

2004/11/1 10:51:08 来源:中国食品信息网
    数天内发生两起熟扁豆中毒事件 海淀区卫生局发出紧急食品安全预警    

     本报讯 接连发生的两次集体熟扁豆中毒事件使海淀区卫生局昨天发出紧急食品安全预警,目前京城各菜市场出售的一种名叫“东北油豆”的宽扁豆,即使煮熟了也容易让人中毒。    

     据介绍,这两起熟扁豆中毒事件分别是,10月18日17时,某公司20余名职工出现呕吐、腹泻,集体到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经调查23名病人只有午餐在单位食堂就餐,有共同进餐史,当天中午他们共同进餐食谱有炒扁豆、白菜等,卫生监督人员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分析确定引起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是由于食用了扁豆引起的食物中毒。10月26日凌晨,某休闲中心20名职工因恶心、呕吐到医院就诊,经过调查分析,卫生监督人员初步确定,是由于他们在头天晚上一起吃了肉末炒扁豆。    

     卫生监督人员在对厨师的调查中发现扁豆加热时间分别是五分钟和十几分钟;对比两起事件的样品,发现两次可疑食品扁豆外形完全一致,从外观上看是同一种豆类,该扁豆外观绿色部分豆体有红色线纹、果实饱满、豆粒椭圆形,就卫生监督人员目前掌握的资料,该扁豆称为“东北油豆”。    

     据分析,该种扁豆与常见扁豆不同,表面看均已经煮熟,而实际上,这种扁豆外皮脆嫩,含水分较多,在烹调时表皮容易煮熟,但豆粒较大,不容易煮透,大锅炒菜量大加热不均匀,考虑两次中毒均为烹调时扁豆外皮已经烧熟而豆粒没有熟透,毒素未能完全遭到破坏从而导致食物中毒。    

     鉴于短期内连续发生扁豆食物中毒,海淀区卫生局向社会发出紧急预警,建议集体食堂尽量避免使用该种扁豆,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烹调扁豆时要采取炖、烧等加热时间长的加工方式,避免采用拌、炒等加热时间短的加工方式,预防扁豆食物中毒的发生。    

     菜豆,因地区不同又叫芸豆、豆角、扁豆等,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蔬菜,其中含有有毒成分红细胞凝集素,彻底加热可破坏该种毒素,烹调时加热不彻底会导致毒素留存。其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4小时,短者为1小时,长者可达15小时;中毒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头痛等,体温一般正常;病程短,恢复快,大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恢复健康,愈后良好。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