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外资撤出天津“中芬”将收编“子母奶”

2004/11/24 15:52:22 来源:西部乳业
    从本月24日起,荷兰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决定将其掌控的菲仕兰(天津)乳制品有限公司的经营权交与其合资伙伴——天津中芬乳品研究培训中心控股经营。

    至此,在天津市投资经营近10年的荷兰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将不再参与天津乳品市场的直接竞争。

    外资菲仕兰撤出中国市场

   据悉,未来中芬将组建一家新的公司,即天津子母乳品有限公司,并继续在津生产、营销菲仕兰常温奶。1996年荷兰菲仕兰科贝克公司进军国内乳制品市场以来,该公司分别在中国的南部和北部地区投资建厂,在本市与天津中芬乳品研究培训中心合资,并以控股70%的形式直接经营,而在本月24日以后,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将结束其在中国生产、营销液体奶和乳酸饮品的经营活动。同时,将其全球性商标“子母”使用权授予天津子母乳品有限公司,这家新公司将占有全部的股份,同时也将承担全部管理和运营责任以及损益风险。

    低利润使得外资在华亏损

    未来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将通过其分公司菲仕兰(香港)有限公司在中国营销从国外进口的奶粉,其中包括婴儿奶粉(FRISO品牌)、子母奶粉以及子母CALCIMEX系列。也就是说,菲仕兰科贝克今后将转向乳品贸易领域。

    其实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并不是第一个退出本市乳品市场的外资企业。今年年初,因深受财务丑闻困扰,国际乳品巨头帕玛拉特公司的跨国战略由扩张变为收缩。通过出售核心业务和“债转股”两种方式,虽然总部摆脱了破产阴霾,但却失去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几个月过去了目前在天津市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帕玛拉特的产品。

    帕玛拉特的销声匿迹曾一度使得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在乳品市场的份额有所提高,而时下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将要撤出的消息无疑使得外资乳品在华雪上加霜。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北方市场总监饶抱思表示,撤资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乳品市场竞争很复杂,仅在天津市场就有几十个乳制品品牌在售价很低的液体奶领域竞争十分激烈,而对于外资企业来讲已经明显感到毛利润受到了很大影响,没有再经营下去的必要了。

    本土化致使外资屡屡受挫

    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乳品市场上先后兴起了蒙牛、伊利、光明等大小好几十家企业。虽然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以每年20%左右的份额增长,但还有很多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这就使得外资企业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对中国市场的消费行情不够了解,并且没有当地的奶源也使得运输成本增加。乳品已经成为一种低利润的消耗品,没有本土化的优势企业很难生存并赢利。即使是中国乳品企业,未来经历并购与市场整合的阵痛也不可避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