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经全面抽查豆制品一半有问题 黑豆腐九大损招

2004/12/9 10:17:09 来源:长沙晚报
    据长沙晚报12月9日报道    我们几乎天天吃的豆腐、香干质量到底如何?长沙市卫生监督部门近日对豆制品进行了全面抽查,非法添加剂亚硝酸盐检出率竟达50%,而品牌豆制品全部合格。

    吃了香干竟然肚子痛

    不久前,家住芙蓉区的汤某和邻居小孩张某、肖某,因食用香干而先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3岁的肖某甚至出现紫绀、抽搐、昏迷等症状,被送往省人民医院治疗。经查,其所食用香干系陈记豆制品厂生产,该厂抽检的豆腐、香干的亚硝酸盐每千克含量分别为1.22克、2.29克,该厂被依法查封。之后,卫监执法人员还一连捣毁了芙蓉区东屯渡农场两家豆制品黑窝点,查获亚硝酸盐20千克。

    据了解,从11月下旬至今,卫监部门对芙蓉区21家农贸市场、10家超市和商店的豆制品进行了全面抽检。在抽检的199个样品中,油豆腐的亚硝酸盐检出率为21.7%,豆腐的亚硝酸盐的检出率为22.8%,香干的亚硝酸盐的检出率为62%,总检出率为50%。

    作坊争放非法添加剂

    豆制品是传统美食,市场销量大,技术门槛低,制作成本低,故监管难度颇大。目前,长沙市日消耗豆制品20余吨,而这么大的市场80%以上被2000多家豆腐作坊占领。这些作坊多位于城乡结合部和背街小巷,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屋,一个电磨机,一块压汁用的麻石,一个取蒸气用的小油桶,就是作坊所需的全部硬件。

    另一方面,市民们对豆制品还抱着千百年传下的“成见”:豆腐越是白嫩嫩,香干越是黄澄澄的,就越证明原料都是上品;豆制品存放得越久,就证明其制作环境越卫生。而近十年来的实情却是,豆腐作坊争相添加亚硝酸盐、吊白块等非法添加剂,以保持其色香味;原料却全部是些低价、陈旧甚至变质的黄豆,生产条件简陋不堪,以保持产品低价。

    放心豆腐到底是啥样?

    什么样的豆腐才叫放心豆腐?答案可能与您的常识不一样。豆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已从外观、口味上难以区别,相比之下真正的好豆腐往往是白中带黄,保存期相当短。

    据长沙市卫生局法监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内正规的豆腐企业仅二三家,长沙市利利平食品有限公司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豆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该公司的日加工能力可达每天8吨黄豆,如果开足工的话,可满足长沙市40%的豆制品的日常生活消费。长沙市政府目前已先期财政拨款30万元,准备在明年建100家放心菜店,销售的就是“利利平”豆腐、“湘丰”安全肉、“五一”米粉和马王堆蔬菜配送中心的精选蔬菜等。(王斌 梁瑞平)

    

    “黑豆腐”九大损招

    

    1.大量掺水。以做豆浆为例,豆浆做法是每公斤黄豆兑4公斤水,而地下加工厂每公斤黄豆兑10公斤水。

    2.掺杂使假。为降低成本,地下加工厂常常在豆浆里掺杂生粉。

    3.使用劣质消泡剂。按照卫生标准,加工豆制品必须使用含有以脂肪酸甘油为主要成分的消泡剂,而地下加工厂为节约成本以廉价材料代替。

    4.原料不合格。使用劣质油、潲水油进行加工。

    5.用工不合格。以低价招聘未经任何培训的外来工,不按卫生标准操作。

    6.场地不卫生。加工场地简陋,既无正规车间,也无专用仓库。豆腐加工均在旧村的出租屋内,通常是家庭作坊式加工,卫生环境极差。

    7.土质锅炉杀不死病菌。土质锅炉所产生的蒸汽不可能将豆浆煮至沸点,无法杀灭豆浆里的芽孢菌和脲酶菌,导致所生产的豆制品内含有大量的致病菌。

    8.不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加工生产豆制品所产生的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9.加工豆腐的水质无法保证。地下加工厂磨豆腐所用的水多为自己打的井水,有的甚至是阴沟水和池塘水,而不是经过过滤的自来水,这样加工出来的豆制品卫生质量无法保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