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甘肃省武威酱醋业步入冬天的四大诱因

2004/12/27 15:49:41 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凉州熏醋闻名遐迩,不但为甘肃省武威市赢得了“醋都”美誉,而且成就了武威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酱醋酿造业。然而,在近期甘肃质检所对全省14个市州地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米、面、油、酱、醋等5类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的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中,武威市被抽检的11家酱醋生产企业中竟有4家企业生产的酱油存在标签、铵盐、氨基酸态氮等项目严重不合格的问题,有5家企业生产的食醋标签、总酸、菌落总数等项目严重不合格,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占抽检企业总数的54.5%。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武威酱醋酿造业,在辉煌不久就步入了冬天?从记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企业质量意识差、盲目重复建设、乡村作坊遍布、压价恶性竞争等,都是重要原因。
    上个世纪90年代,武威酱醋凭借独特的工艺技术和过硬的质量异军突起,以云晓品牌为代表的一批国有酱醋生产企业,更是创造了熏醋酿造业的奇迹。但随着产品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场需求量的扩大,部分企业开始把眼光集中在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上,渐渐淡化了产品质量意识,导致产品质量每况愈下。同时,受巨大的市场利益吸引,许多人也纷纷投入这一行业,盲目的重复性建设喧嚣一时,短短几年间,全市就有了40多家规模化的酱醋生产企业,小作坊更是遍布乡村。由于资金少,设施落后,许多新建的酱醋生产企业根本达不到国家质检总局《酱醋生产实施细则》、《质量管理守则》规定的有关硬件标准和要求,目前仅有11家生产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虽然执法部门的执法和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大批小作坊和无证企业依然照样生产。有些企业硬件不过关,就用假冒伪劣原料替代;质量不过关,就靠廉价抢占市场。当地一位生产商说,其实酱油的酿造工艺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各大生产厂的工艺水平大同小异,产品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所用原料质量和纯度。据他透露,由于黄豆价格偏高,按目前武威市酱油的市场价格,用纯黄豆酿造绝对是赔本的,所以许多企业生产酱油都是采用其他原料勾兑,即使是黄豆酿造的,等级也绝不是最好的。加上厂家为抢占市场相互压价,导致在豆类等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酱醋市场价格不但没有上去,反而一路下滑,质量就更难保证了。最令人担心的还是那些从不见冒烟,也没有固定销售场所的乡间作坊里生产出来的醋。为掩人耳目,他们往往在夜间用冰醋酸加色素勾兑食醋,白天用三轮车走村串乡叫卖散装醋,还都号称是“传统工艺,纯粮酿造”的“凉州熏醋”。由于价格低廉,餐饮商家大都愿意使用这种酱醋。目前,武威市80%的餐厅、饭店和饮食摊点,用的都是这种散装熏醋。市场畸形的需求,反过来又助长了制假作坊的气焰。
    武威酱醋酿造业尚未做大就开始松软,刚要做强就形成了这般难缠的局面,其产销经营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已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有关人士表示,要严格整肃酱醋生产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尽快消除质量弱化造成的隐患,以保障地方名优产业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部门、生产企业、餐饮行业乃至凉州人共识共建,付出长期的努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