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2004年我国大豆市场价格走势回顾

2005/1/11 9:24:19 来源:食品产业网
    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分析,2004年我国大豆市场价格走势与2003年有明显不同,并在形态上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4年1~4月,价格以快速上涨为主基调:第二阶段为5~1 2月,价格以,陕速下跌为主基调。 
    第一阶段; 国际买盘推动期现货价大幅上涨 
    2 0 0 4年4月上旬前,国内大豆现货和期货价格均表现出强烈的”牛市p特征。4月份时国内大豆油厂采购价格平均达到3 8 2 7元/吨(该价格为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平均数),较1月份上涨l 6%。 
    国内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除了受到2 0 0 3年国产大豆产量下降、供给减少而需求快速增长的因素影响外,国际市场上期货大豆价格的快速上涨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油用大豆主要依靠进口来供给的情况下,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就更为显著。其间美国CBOT大豆期价创出近1 6年来的新高1 0 6 4美分(合3 9 2. 6美元/吨),上涨幅度达3 4%;同期大连商品交易所A 0 4 0 9合约创出4 1 0 0元的历史纪录,上涨了2 2%。而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上涨则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美国大豆产量大幅下降;其二是中国买盘大幅增加;其三是美元贬值对美国大豆出口形成的利好刺激。 
    第二阶段:需求减弱供给增加价格回落 
    进入4月中旬,国内、国际市场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采取了一系列紧缩银根的政策,一方面有力地抑制了国内因投资增幅过快而形成的潜在经济过热危险,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内一些企业因资金不足而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采购大豆。国际大豆价格因来自中国的买盘力量减弱而快速下跌。同期,国内禽流感对饲料和养殖业的影响也开始显现出来,国内豆粕需求减弱,油脂加工企业加工收益降低,进而也降低了油脂加工企业采购进口大豆的意愿。此外,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增加,年内产量恢复性增长也促成了期货和现货价格的深幅下跌。 
    监测显示,其间现货市场上国内大豆均价到l 0月份时跌至2 7 3 3元/吨,较4月份下跌了2 9%。期货市场上美盘价格最低跌至5 0 2. 4美分(合l 8 5. 4美元/吨),跌幅达到5 3%,大连市场A 0 5 0 5合约跌幅达1 1 5 1点,约3 1%。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