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安徽:“地下”腊肠加工点被端 查获病死猪肉400多公斤

2005/1/31 17:01:44 来源:食品产业网
    1月25日下午,安徽萧县质监、公安联合,快速出击,在黄口镇一举摧毁一个以病死劣质猪肉生产腊肠的家庭加工点,这是该县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市场安全专项整治以来破获的影响最大一起案件。

    当日下午13时30分,正在值班的萧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大队副大队李健接到群众举报,称黄口镇居民张某、李某夫妻雇人在自己家中生产劣质腊肠。李健当即向局里汇报,下午13时40分,该局副局长张峰、执法大队长李峰及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夏伟带领执法人员10多人紧急碰头,制订详细的侦查方案。14时20分,他们驱车40公里到达黄口镇。在镇东一独处的居民大院中,远远的便能看到高高的烟囱冒着黑烟,四周空气中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路边的小沟中污水横流。当得知正在生产时,10多人分四路分别控制有利位置,李峰、夏伟及执法队员夏永齐紧急敲门,并向开门的女业主李某出示了执法检查证,在院东墙边,一排排已加工好的腊肠正在晾晒,旁边写着加工者的姓名及重量,在北边10多平方米阴暗的小屋内,4名工人正在板子上剥一只10多公斤的病死小猪。板按上、大盆里已分割好的猪肉散发着让人作呕的臭味,绞肉机、灌装机正在不停的工作。听说执法人员来检查,4名工人慌了手脚,纷纷躲进墙边角落。执法人员在阴湿的地下,发现有4个扎了口的塑皮袋,拉到外边,解开口看见里面是10余只开了膛的病死小猪,最重的不过20余斤,最小的10余斤。在用来熏制半成品腊肠的西屋里,执法人员发现了用于加工生产用品的工业用精制盐包装袋和已过期两年的香精,它们的用途分别是浸泡劣质肉和除臭味,根据工人指认,执法人员果然在装满水中的水缸中钩出一串串发白的浸泡肉。据业主张某和李某交待,他们从元旦以后便开始生产,每天通过不同渠道大量收购病死猪肉,加工以后销往河南及周边市场。执法人员当场查扣了用于生产的绞肉机、灌装机和价值近万元的劣质肉、腊肠成品及半成品,并查封了销售帐目及相关物品,公安机关依法对业主张某进行传唤。次日,质监部门当众焚烧了查缴的劣质肉品,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