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工商总局:婴幼儿配方乳粉合格率96.6%

2005/3/29 9:54:27 来源:中国饭网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8日公布了对流通领域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样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婴幼儿配方乳粉合格率为96.6%。 

    日前,工商总局对呼和浩特、包头、合肥、阜阳、郑州、洛阳、成都、乐山、南宁、桂林、柳州、广州、汕头、哈尔滨等23个城市的85家经销单位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了质量监测。共抽取样品 293组,主要检测了蛋白质、脂肪、乳糖以及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卫生指标铅、砷、硝酸盐、亚硝酸盐、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项目,经检测,合格283组,不合格10组,监测合格率为96.6%。 

    据介绍,婴幼儿配方乳粉是根据不同时期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特点设计的产品,这种产品强化了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调整了脂肪、蛋白质的比例,是一种营养物质全面、利于婴幼儿消化吸收的食品。 

    工商总局有关人士称,蛋白质含量低于标准的要求,脂肪、铁含量不达标以及菌落总数超标是目前市场上婴幼儿配方乳粉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少数乳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掺入大量的代用品,经过极为简单的加工、调味、膨化等工艺过程配制而成,有些甚至根本没有牛奶成分。当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时,实质上已不是奶粉,会对儿童健康产生极大危害。

    膨化食品16%不合格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8日公布了对流通领域膨化食品的抽样监测结果,监测的240组膨化食品中,共有201组合格,不合格39组。 

    工商总局日前组织内蒙古、四川、黑龙江、山西、河北、青海等6个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呼和浩特、包头、成都 、哈尔滨、太原、石家庄、保定、 西宁等14个城市的88家经销单位销售的膨化食品进行了质量监测。共抽取了膨化食品240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水分、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经检测,201组膨化食品合格,监测合格率为83.8%。 

    监测结果显示,一些膨化食品的卫生指标不合格。其中,有8组商品是菌落总数不合格,3组商品是大肠菌群不合格,这两项指标不合格的商品,会严重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健康。 

    工商总局有关人士称,制作工艺不严谨,原料处理不规范,外包装不严密均有可能造成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挑选包装好的、近期生产的、品牌知名度高的商品,不要购买产气膨胀的、包装破损或包装与产品分离的、感官异常的食品,不要购买未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的食品,尽量不要购买标识不清、不齐、包装外观比较粗糙的食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