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早餐车,如何穿越发展“瓶颈”

2005/4/1 13:07:16 来源:中国饭网
    记者闻勇眼下,当你清晨走在青山区的街头,会发现许多漂亮干净的早餐车,服务员穿着整洁、统一的工作服,笑迎每一名顾客。这是武汉百家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武汉百家”)从去年6月在青山区开始实施的放心早餐工程试点,他们让喜欢出门过早的武汉人,吃上了更加干净、方便、美味的早餐。然而,这一惠及市民的早餐车,在运行中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标准化遇到刁口味

    家住114街坊的刘军说:“我吃热干面喜欢多把点醋,放心早餐卖的热干面都是用方便碗密封好了的,里面调料有限,如果能弄一些调料让我们自己调配就好了。而且,他们不卖油炸的东西,想吃个面窝都没有。”“武汉百家”总经理黄健谈道:口味单一,缺乏个性化确实是放心早餐存在的一个问题,但他们也有苦衷。黄健介绍,供应的早餐是采取规范化、标准化经营,主要是保证早餐的卫生和营养搭配均衡。方便、卫生而且实惠是放心早餐最大的优势。每天早餐车上没有卖完的食品,一律不许隔夜再出售。以热干面为例,以前也曾想将热干面的调料放在餐车上,让消费者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调配,但考虑到防止街头的“二次污染”以及调料每天是否能够完全更新等原因,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另外,为了保证早餐的卫生和防止油烟污染,公司规定不许在摊点进行现场操作,因此也被迫放弃了油炸类食品。谈到武汉人的口味,黄健感叹:“我跑过很多城市,就属武汉人‘过早’的口味最刁。”的确,武汉的早点方便省时,且花样丰富兼具南北风味。既有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也有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干稀兼有,美味可口。如此多的美食相伴,也难怪武汉人吃刁嘴了。看来,在规范化、标准化经营的同时,又要兼顾武汉人越来越刁的口味,是放心早餐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规模化遇到城管“红灯”

    青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下大气力清理违法占道和扰民经营,对放心早餐车的发展,只要不影响城市管理的总体布局,将一路“绿灯”,以确保这项民心工程取得规模效益。9个多月来,放心早餐车已经由最初的14辆增加到现在的50余辆。到今年2月,按照平均每人每次消费两元钱计算,已有70多万人次在放心早餐车上买过早点。这对仅仅在青山区试运营的放心早餐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成绩了。但黄健表示,公司并没有开始挣大钱。因为采取的是现代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公司的生产和管理成本都相对较高,而放心早餐又只能实行微利经营,公司想要多盈利,只有进一步增加早餐车的数量。但增加早餐车数量又遇到了城管的难题。武汉商业局饮食管理处处长龚新华说,当初筹划放心早餐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武汉市早餐市场“脏乱差”的问题,用卫生健康的早餐消费方式,逐步取代那些违法占道的无证摊点。但是,放心早餐车本身也是一种占道经营,只不过它是得到城管、环卫等部门许可的一种定时定点的占道经营。早餐车必须严格遵守每天早上5时出摊,到9时准时收摊,同时还要保证餐车附近的环境卫生。所以,早餐车数量的增加不能盲目,需要进行详细规划。如何做到在不影响城市管理总体布局的同时,适当增加早餐车的数量,保证企业形成规模效益,是政府职能部门与“武汉百家”公司需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市场是最好的通道

    实际上,北京、上海、济南等国内许多城市都相继推出放心早餐,有的城市的放心早餐确实占领了市场,但也有一些城市的早餐车却惨淡经营,甚至中途流产。如山西晋城一度轰轰烈烈的放心早餐工程,就因为经营不善,在仅仅一年多之后便宣告失败。有的经营者认为:“市场有无证商贩生存的空间,早餐企业就有做大的理由,只要政府能加大力度,通过多种途径为早餐企业腾出市场空间。”但也有专家指出,单靠行政力量取缔无证摊点来扩大市场份额不是万全之策,如果经营者在项目的策划和设计上一味指望打“政府牌”,就很可能导致对市场预期效果估计过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政府过多参与企业经营或者参与市场竞争“有违市场法则”,“容易引起不公平竞争”,导致市场“失序”。而这种“失序”最终的受害者,将仍是企业本身。因此,对于放心早餐的经营者来说,只有靠打造过硬的品牌,真正摸清楚当地老百姓想吃什么,爱吃什么,才能使放心早餐快速健康发展。经营者能否改变观念,能否适应市场规律发展企业,是放心早餐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