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我国农机出口与产业现状不成比例

2005/4/30 17:06:29 来源:商务部

    近年来,受到农机性价比优势的有效拉动,我国农机出口增速普遍高于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但据中国机电商会有关人士介绍,我国农机生产企业占整个机电产业份额的10%,而农用机械设备出口额仅占机电产品总出口额的1%左右,应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本届广交会农机生产企业接单情况良好,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售价差异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客观上制约了农用机械的国内售价;而农业的社会基础性作用和我国农业机械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又决定了国外市场的旺盛需求。这就造成我国农用机械设备的国外售价远远高于国内。由于产品海外市场的销售利润较高,有些企业90%的产品用于出口。

    另外,近年我国农机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也有很大投入。江苏开普动力销售总公司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数码发电机和超级静音的大型通用发电机组设备,并在数码发电机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江苏江动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发设计了200多种备选机型供海外市场销售。

    据海关统计,2004我国各类农机进出口额达到95.36亿美元,同比增长50.16%。贸易逆差达28.48亿美元,呈扩大之势。我国农机出口大有可为,以下几方面需注意:

    我国农机的整体出口还是中低端市场为主,售价不高。我国长期处于小型柴油机产销量第一大国的地位,该类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而在农用机械出口旺盛的同时,国内高端农机设备的市场需求也未得到有效满足。而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农机产品出口方面,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工作还需加强,否则市场会得而复失。

    我国农用机械设备的行业准入门槛不高,随着外贸经营权放开,农机进出口经营企业发生了根本变化。2004年经营农机出口企业6391家,农机进口企业10836家,普遍处于分散与无组织经营状况。企业经营额少,经营成本高,很多新加入市场的企业,以低价竞争力图在短时间内争强市场份额,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的整体利益。

    我国农机产品近年来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日益增加,贸易纠纷时有发生。农机产业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提高整体竞争优势。商务部2004年组织制定了《出口小型柴油机和汽油机技术指南》。该指南包括主要进口国尤其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法规文本,认证程序和我国同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等数据。商务部还将继续制定其他产品的出口技术指南。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