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银鲳人工繁殖获突破 仔鱼存活率国际最高

2005/7/28 10:54:17 来源:中国农业网
    上海市农委27日发布消息说,国家及沪浙两地的水产科学家在国内第一次取得了中国银鲳(俗称车扁鱼)人工繁殖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孵化12天仔鱼存活率达到32%,是目前国际上的最高水平。   
    中国银鲳由于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近20年来,国内银鲳的捕获量虽呈上升趋势,但资源状况却日趋严峻。开展银鲳人工养殖和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改变银鲳资源利用中单一的捕捞方式,对恢复和增加银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据科学家说,由于银鲳的活体捕获、暂养驯化难度很高,国内至今无育苗和养殖成功的报道。国外只有科威特有育苗成功的事例报道,但孵化12天后成活率只有10%。   
    上海去年底通过公开招投标,招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及上海浦东、奉贤相关养殖单位的科研人员一起实施银鲳人工繁殖的技术攻关。项目启动以来,科学家在银鲳繁殖特性、海上人工授精和孵化、幼鱼饵料和开口饵料、12日龄仔鱼成活率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据介绍,由于同网捕获的银鲳雌雄亲体性腺发育同步率很低,此次科学家经实验取得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精液保存方法,使精液在海上保持活力达到6小时以上,为银鲳的人工授精提供了基础保障。   
    科研人员在海上对200余尾性腺发育较好的银鲳雌体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授精卵40万粒。采用流水孵化法,获得仔鱼26.5万尾,孵化率达到66%。12日龄仔鱼存活率达32%,大大高于科威特10%的水平。   
    科学家还对仔鱼开口饵料和幼鱼饵料进行了多次试验,发现在气温20至24摄氏度时银鲳孵出后60至66小时开始摄食,能摄食轮虫,但银鲳仔鱼摄食内源性营养过渡到完全摄食外源性营养的时间较长,要10天以上。这项研究为今后人工养殖银鲳摸清了一些技术规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