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反垄断法出台将限制饮料业排他性营销

2005/8/26 9:54:26 来源:慧聪网
    便利店里,可乐散装售卖机上四个饮料出口,流出的为什么只能是可口可乐的产品?商场里,冠以百事可乐商标的冰柜,陈列的瓶瓶罐罐为什么全是百事可乐家族的面孔?

    专家指出,《反垄断法》今年内将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估计明年正式出台。饮料行业巨头一直以来借优势地位制定的“潜规则”,实施的“排他性营销”可能将受到法律限制。

    可口可乐在渠道上的“特殊”手法去年在欧盟已经触雷。自1999年欧盟就开始对可口可乐展开系列反垄断调查。经过五年的漫长谈判,可口可乐2004年9月份向欧盟作出让步,同意在电影院饮料 亭和快餐店等销售网点的可口可乐品牌设备上出售其他品牌饮料。

    然而,可口可乐一年前就在欧盟“修正”过的“特殊”手法,依然在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并有趋势成为整个饮料市场的“潜规则”。

    对此,可口可乐方面的态度是:欧盟与中国在反垄断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太一样,在中国的销售网点设置冷藏柜并不是进行垄断销售的一种方式。由于中国现在并没有相应的反垄断法规,所以可口可乐在欧盟作出让步的同时在中国还是一如既往。

    对于跨国企业在渠道中使用的“非常”手段,已经引起国内有关部门关注。1994年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国家工商局法规司联合组成《反垄断法》起草小组,开始收集相关的情况。

    国家工商总局曾作的名为《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状况非常突出。其中,饮料业中提及“可口可乐利用强大的资本优势,在国内设立20多家生产基地,仅用几年时间就把其品牌完全根植到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脑海中,其饮料、浓缩液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具有显性的垄断地位”。

    虽然《反垄断法》在正式出台前,对跨国企业的这些做法尚未能下个总结性定论,但金伯生透露,“以商务部牵头的《反垄断法》草案已经送交国务院法制办审议,文中已经参照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和通行做法对一些有争议的营销手法作出了明确限制。”金伯生称,今年《反垄断法》还在走审议程序,不过“估计明年出台问题不大”。

    此前有消息称《反垄断法》草案中规定了以占据市场50%的份额来判定一个企业是否对市场造成了垄断,这样,必然会对像可口可乐这样的跨国公司产生冲击。但金伯生透露,他掌握的情况来看,以一个份额具体比例来作为是否垄断的标准并不可行,“估计该条款列进去的可能性不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