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云南酒业有待进一步开发

2005/9/8 9:48:37 来源:昆明日报

    第三届全国重点白酒企业总工程师会议昨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召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及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总工郭宾、剑南春集团总工徐占成、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刘建新等来自全国37家重点白酒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的50多位白酒技术专家齐聚阳光海岸,共商中国白酒技术创新与发展大计。

    2004年我国饮料酒总产量3464.48万千升,比2000年增加370万千升,增长率11.9%,其中啤酒增长30.40%,葡萄酒增长20%,果露酒增长30%,黄酒增长38.4%,酒精增长38.8%,白酒增长-34.6%。根据十五计划安排,白酒产量保持前三年-4%后两年-2%的递减速度,到2005年全国总产量控制在550万千升左右,但实际执行情况由于小酒厂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比计划增加100万千升。2004年全行业利润突破100亿元,税金突破200亿元。

    据悉,目前浓香型酒的消费占据市场份额的69.13%,此次参会企业中也有70%在生产浓香型酒。而包括云南玉林泉酒业小曲白酒在内的清香型占总量的12.09%。

    会议间隙,记者就云南白酒业现状及发展采访了几位到会嘉宾。在谈到对云南白酒业的整体印象时,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刘建新说,云南白酒行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大,同行都不大了解,感觉在产品形象包装、对外营销方面比较欠缺。刘副总认为,优质白酒的酿造对气候条件有一定要求,不可过冷或过热,云南的气候舒适,具备出好酒的自然环境,只要揉合别人的优质技术,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在今后的发展中注意加强营销力度,是可以产出优质高档白酒的。

    对于云南省白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评酒师、玉林泉酒业副总经理普必恩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他认为,云南是酒业相对落后的省份,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首先,企业普遍缺少酒体设计能力,酒体设计是一门开发名优酒的综合性科学,是酒厂的核心技术,而不是添加剂供应商的一个简单“配方”能做到的,这个缺陷导致产品口味单调淡薄;其次,省内白酒酿造企业始终处于简单操作阶段,科技含量低,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第三,云南酒企竞争力不强,地方财税贡献小,受政策、资金和设备等条件制约,始终不能突破生产能力不足的瓶颈;第四,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也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行业内恶性竞争严重,全省共有白酒生产企业2000多家,如此一来,产品不仅走不出省门,自己的市场还被外埠产品大量挤占,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云南省酒业的发展。

    另外,作为云南省酿造白酒中占绝对地位的主要酒种之一,小曲白酒在传统观念中,比之大曲白酒总给人档次不高的印象,难以在质量和产量上得到提升,最近几年业内专家才逐步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将小曲白酒的酿造推向中高端市场。

    有专家认为,当今的中国白酒是有史以来发展最迅猛、变化最剧烈、竞争最残酷、技术成果最丰富的大基酒、大品牌、大流通时期。与云南省丰富的生物资源、良好的酿酒条件不相称,云南酒业就像一有座有待开发的金矿。云南小曲白酒只有加强技术投入,开发出自己鲜明特色、高附加值的名优产品,才能走出这种在家门口低价竞争,恶性循环的怪圈。

    在此次白酒行业技术峰会上,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而玉林泉酒作为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与众不同的个性魅力和优越的酿酒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中国白酒专家的目光。玉林泉酒业董事长肖天洪向记者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消费者的理性回归,纯粮、优质、货真价实的白酒将成为消费主流。从今年10月1日起《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开始实施,酒精兑制白酒将亮明身份,这是玉林泉酒业做大做强的好时机。不久前,泰国首富TCC集团董事局主席苏旭明一行到玉林泉酒业考察,对其生态环境、工艺技术、品质特征予以高度赞赏,并有进一步合作意向;全国白酒营销大王——金六福酒业集团高层两度考察玉林泉酒业,对与其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邹沐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