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06年《月饼》标准重在约束包装(一)

2005/9/12 9:32:38 来源:中国质量报

    2005年9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这项将于2006年6月1日起实施的标准的发布,似乎使人们忘记了今年中秋节的月饼仍执行的是2003年4月起实施的《月饼馅料》、《月饼》和《月饼类糕点通用技术要求》3项行业标准。

    强制性国家标准《月饼》(GB19855-2005)是对上述3项行业标准的整合,其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这项标准对月饼的包装,确切地说,是对月饼的销售包装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尽管从理论上讲,这项规定对今年的月饼并无强制约束力。

    除了包装,《月饼》标准还包括了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确有值得关注之处。本版解读的目的,就是让读者的关注点从月饼的包装回归到月饼的内在质量上。

    定义明确 分类简单

    和3项行业标准相比,国家标准《月饼》首次为月饼下了确切的定义:使用面粉等谷物粉、油、糖或不加糖调制成饼皮,包裹各种馅料,经加工而成在中秋节食用为主的传统节日食品。值得注意的是,标准在引出月饼这一术语时,还给出了月饼的英文名称:Mooncake。

    这个定义包括了月饼的食品属性和礼品属性。食品属性不难理解,主要反映在谷物粉、油、糖、调制、馅料、食用、食品等用语中;礼品属性主要反映在“在中秋节食用为主的传统节日食品”的描述上。

    按照行业标准《月饼》,以馅料分类,广式月饼要分为果仁类、肉禽制品类、水产制品类、蓉沙类(包括莲蓉、豆沙和杂蓉类)、椰蓉类、水果类、水果味类、果酱类、蛋黄类9类;京式月饼分为提浆月饼类(包括果仁类和蓉沙类)、自来白月饼类、自来红月饼类、京式大酥皮月饼类(翻毛月饼,包括果仁类和蓉沙类)4类;苏式月饼包括果仁类、肉禽制品类、玫瑰类、椰蓉类、蓉沙类、苔菜类、黑麻类、鲜肉类8类。广式、京式和苏式月饼的分类还各有一个其他类,这就还要加上3类,是指各自上述类别以外的其他的广式、京式和苏式月饼。

    再按照行业标准《月饼馅料》的分类,月饼的种类达16类之多,其中有的和按馅料分类的名称有对应关系,如莲蓉馅、果仁馅,对应的是莲蓉类和果仁类月饼;有的却难以对应,如水果蓉馅,是对应水果类,还是对应莲蓉或椰蓉类?记者注意到,行业标准《月饼》和《月饼馅料》分别有13个和11个起草单位,只有3个起草单位同时参加了两个标准的起草。也就是说,这两个标准基本上是两班人马起草的,名称上的不对应,是否和各干各的有关?此外,行业标准《月饼类糕点通用技术要求》按加工工艺还将月饼分为烘烤类月饼、熟粉成型类月饼和其他类月饼3类。

    而国家标准在月饼分类上要简单明了得多。按加工工艺分类与行业标准《月饼类糕点通用技术要求》保持了一致,即烘烤类月饼、熟粉成型类月饼和其他类月饼共3类。我国地方风味特色月饼较多,但目前市场上影响较大的是广式、京式和苏式月饼,国家标准《月饼》和行业标准《月饼》一样,按产地划分为广式、京式和苏式3类。国家标准《月饼》标准还将各地特色月饼列入资料性附录B。主要有以云南地区制作工艺和风味特色为代表的滇式月饼(包括云腿月饼、串饼类月饼),原产于广东潮汕地区潮式月饼,以山西地区制作工艺和风味特色为代表的晋式月饼(又称西法月饼),原产台湾地区的台式桃山皮月饼和原产广东地区的冰皮月饼。虽然在附录中,技术要求也只规定了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但从地方风味特色看,比行业标准丰富得多。不过,明年吃这些月饼时,要注意看标识,看主要原料和辅料、卫生指标和净含量这3项在广式、京式、苏式月饼实施了强制性要求的条款执行的是怎样的标准。

    国家标准《月饼》按馅料将月饼分为蓉沙类、果仁类、果蔬类、蛋黄类月饼、肉与肉制品月饼、水产制品类月饼等和馅料中添加了其他产品的其他类月饼。将具有类似形态枣泥、椰蓉并入了蓉沙类,水果味类和蔬菜味类因其都是在如冬蓉(记者注,即冬瓜蓉,媒体曾经批评过的假水果)等蔬菜基料中添加少量水果(蔬菜)或香精,故归入果蔬类。据介绍,在目前市场上蓉沙类、果仁类、果蔬类月饼占销售份额的85%以上,其他类月饼虽品种繁多,但比重较小。

    销售包装 强制规定

    包装的强制性要求,是国家标准《月饼》的第一看点。该标准对包装的要求共有4项内容。其中的第三项首先对包装提出了总体要求:包装可有箱装、盒装等形式,包装应对月饼的品质提供有效保护。总体要求并非强制性条款。但总体要求以下分3个方面对月饼的销售包装提出强制性的要求:1.包装成本应不超过月饼出厂价格的25%;2.单粒包装的空位应不超过单粒总容积的35%,单粒包装与外盒包装内壁及单粒包装间的平均距离应不超过2.5㎝(原注:外盒包装是指由单粒包装组合而成的月饼销售包装)。3.脱氧剂、保鲜剂不应直接接触月饼。目前媒体热炒的只是前两个方面,对“脱氧剂、保鲜剂不应直接接触月饼”这项强制性要求鲜有提及。

    非强制性条款是,第一,月饼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选择可降解或易回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的包装材料;第二,月饼宜采用单粒包装(原注:单粒包装是指直接与月饼接触的封闭包装)。第三,周转专用箱应使用食品专用箱,内填衬纸,食品专用箱应符合GB/T5737(记者注:即推荐性国家标准《食品塑料周转箱》)的要求。

    不妨对照一下行业标准《月饼》对包装的要求。该标准对包装有两项要求,第一,包装形式有箱装、盒装等形式。包装容器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有防止产品受挤压的能力;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第二,散装月饼应使用食品专用箱,内垫衬纸。食品专用箱应符合GB/T5737的要求。

    由此可见,国家标准的强制性包装要求有多么抢眼。

(徐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