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雷州白蝶贝保护区出现新鱼类

2005/9/12 16:25:59 来源:湛江日报
    最近,由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组成调查组深入雷州市北部湾白蝶贝自然保护区进行科研考察,发现保护区内水文生态环境已大大改善,动植物丰富,走向多样性,并在区内首次发现了国家Ⅱ级保护鱼类文昌鱼,这将为雷州半岛海洋生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护区。 
    白蝶保护区位于北部湾国家一级渔港企水港至省一级渔港乌石港之间,面积4.7万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对象有白蝶贝、江珧、蚶类、长竹蛏、棒锥螺等。1983年,广东省将这片海域划定为白蝶贝自然保护区后,雷州市把“管理为主、加强科研、适度开发、持续发展”作为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努力把保护区发展建设为一个集管理、保护、宣传、研究、开发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公益性事业来抓,偷捕白蝶贝的现象已基本消失,为保护区内的白蝶贝及其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共同构筑广东省的蓝色生态体系: 
    专家组这次科研考察,不仅摸清了白蝶贝、长竹蛏等保护贝类或重要经济贝类的分布及栖息环境,还调查了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包括珊瑚、海草床等生态群落,对保护区及周边海区的江豚(国家Ⅱ级)、花斑原海啄(国家Ⅱ级)、斑海豹(国家Ⅱ级)、绿海龟(国家Ⅱ级)、棱皮龟(国家Ⅱ级)、鲎(国家Ⅱ级)、儒艮(国家I级)等大型珍稀海洋保护动物种群进行全面的调查及了解、记录,并在保护区内首次发现了文昌鱼(国家Ⅱ级)等新鱼类。专家说,经考察,这里的海洋生态正在全面改善,在这里构筑起蓝色生态体系,对湛江海洋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