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牛奶禁鲜令10月1日如期执行

2005/9/29 14:18:05 来源:深圳商报
    “巴氏奶”不能再称鲜奶,库存标签经批准可使用至明年5月
     从10月1日起,牛奶外包装上的“鲜奶”二字将逐渐消失。业界议论纷纷的“禁鲜令”之争也将告一段落。记者从深圳晨光乳业了解到,该公司已做好准备按国家标准进行操作,但决不打价格战。
    禁鲜令10月1日如期执行
    记者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解到,《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于今年10月1日如期执行,不会延后。对于部分标签库存量大的企业,经批准可适当延长使用期限,最终期限不得超过2006年6月1日。
    据我市奶业专家介绍,市民平常饮用的奶制品并非真正的“生鲜牛奶”。生鲜牛奶又叫原奶,它是一种农副产品,不容许直接供应市场给消费者饮用。目前消费者喝的液态牛奶主要是“巴氏奶”和“常温奶”两种。巴氏奶是原料奶经过80℃以下长时间加热处理后的产品,这种奶保质期不长,且需要冷藏。生产企业以北京三元、上海光明为代表,深圳本地则以晨光牛奶为代表。“常温奶”则是经过137℃的瞬间加热消毒,能常温保存,储存期较长,以内蒙古的伊利、蒙牛为代表。
    这位专家表示,国际上许多国家都规定巴氏杀菌奶必需经过一次并且只能经过一次加热杀菌,这一点是有效保存奶的营养成分和功能以及固有风味的关键,因此巴氏杀菌奶此前也被称为“鲜奶(freshmilk)”。
    本地乳企“两条腿”走路
    来自广东省奶业协会的统计表明,今年广东省“巴氏奶”的销售增长将达到20%,而全国的增长也超过5%。据了解,“常温奶”阵营中的伊利、蒙牛也开始向“巴氏奶”涉足。蒙牛已经在广东东莞设厂,而伊利也一直想在南方谋求发展。
    记者从深圳奶业协会了解到,虽然“禁鲜令”将如期执行,但各地奶业协会仍在做努力。从9月27日开始,各地奶协齐聚北京,就“禁鲜令”的具体实施进行商讨。这位专家认为,面对常温奶大举进入深圳市场,巴氏奶却不能打出“鲜”字的旗号,将影响深圳本地巴氏杀菌奶生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晨光乳业市场部负责人说,晨光生产的巴氏奶,在深圳的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他坦言“禁鲜令”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销售,但是晨光有足够的应对准备,因此影响只是短期的。用他的话说,晨光是在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由于标签库存量较大,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延长使用期限,而另一方面也早已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包装。他说,虽然按规定不能再叫“鲜奶”,但这并不妨碍将产品称为“纯牛奶”或在其旁边标注“用鲜奶制造”。他说,通过“禁鲜令”可以让市民对平时饮用的液态奶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对消费者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巴氏奶”
    法国著名化学家路易·巴斯德在1865年为解决葡萄酒异常发酵问题时,发现加热可以杀死有害的微生物,稍后发现这种方法也适用于生产安全的“消毒牛奶”,他提出的工艺技术被称为“巴氏杀菌法”。用这种工艺制作出的牛奶也被称为“巴氏杀菌奶”,简称“巴氏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