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调味品企业出路在于“三面出击”(一)

2005/10/18 10:03:04 来源:中国经营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目前人们已不在满足一日三餐的“温饱”需求,而更加注重饮食营养与风味的多样化,可谓给调味品业营造出一个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今天一些调味品企业的发展步伐却相对滞后,行业中具有规模效益,强势品牌的企业并不多。

    据有关数据显示:自1999年以来,调味品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缓慢,固定资产投资也逐渐减少,仅从酱油的销量来看,就一直呈下滑趋势、其竞争状态不容乐观。因而,业界人士大有正视与反思业态现状的必要!正所谓:“没有味道,何开胃口?”

    调味品行业的三条“短腿”

    一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调味品企业大多是沿袭传统酿造工艺和手工作坊式生产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员工素质差及管理观念落后等现象。而且在同类产品中,工艺特点不明显、生产技术偏低、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即使老字号与新品牌之间也无太大的差异,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市场供求矛盾的加剧,企业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二是高成本低效益。调味品企业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受原料市场价格与人们消费水平影响较大,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生产工艺周期长、资金占用大、周转慢,且产品本身附加值也很低,因而,“高成本低效益”一直是行业中一个头痛的事情。近年来,由于行业技术门槛低,外来资本很容易进入,无论个体、集体还是合资企业都相继增多,使市场需求总量趋向过剩。在狭小的生存空间中,一些调味品企业彼此竞相压价,大打价格战,导致本就收效甚微的调味产品利润更加微薄。

    三是地方品牌居多。目前,国内调味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山西、四川几省、市,其中上海的市场份额达30%以上,有上海太太乐、上海味好美等较多知名企业,其他地区如广州致美斋、北京王致和等亦表现不俗。从品牌结构来看,能在全国市场叫响的品牌比例不到1%,当然这与产品的风味,企业的规模、品牌的价值、地方的差异无不相关。因而,“长期局部作战、市场范围不广,品牌知名度弱”是调味品业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企业的出路在于“三面出击”

    首先产品要差异化。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化:一是产品口感差异:这种差异是优于同类产品或同类产品不能达到的一种能满足顾客需要的新口感设计;二是技术条件差异:你拥有的先进设备及技术条件居行业领先地位,是竞争对手无法达到或短期内不能赶上甚至超过你的;三是营销手段差异:企业须有一套先进并可行性强的营销模式,可快速建立销售网络、打开产品通路,能比竞争对手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如:利用渠道差异策略;四是目标市场差异:通过细分市场,找到一个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少有或根本无竞争对手插足,使你游刃有余。

    其次要塑品牌。调味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消费根基,如山西的老陈醋、四川的郫县豆瓣等,但由于消费习惯和地域特征明显,从而产生了诸多以所在地为中心市场的地方品牌,其各自就近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般依靠本区域内的消费者作支撑。为促进大流通、活跃大市场,调味品企业必须转变思想、深化营销,努力强化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培育,以突破区域市场的局限,达到能在全国市场塑造成行业中的强势品牌,使自己在多个不同区域市场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此外,还要力推新品。目前,消费者在饮食风味上已不满足于食品数量的增加,而更加注重营养健康、安全卫生及口感风味,调味品消费市场呈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趋势;注重优质品牌、新型风味的消费意识普遍增强,市场新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以食醋产品为例,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此醋非彼醋”,其实内行人都知道品质相差无几,都是一个“模子”做出来的,因而难免销售受阻,市场做不大。所以,新形势下的调味品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和口感设计。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出新型调味品、天然调味品、复合调料和方便调料,并通过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及通过一品牌多区域、多风味发展形式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市场格局之小食品篇

    营销手段一律是明星代言、上电视、打垃圾时段

    福建小食品企业的盛世危言上电视

    近两年,福建的食品企业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强势媒体纷纷亮相,广告投放非常活跃,雅客、福马、亲亲、盼盼、达利等几大企业开始向领军品牌发起了集体冲刺。2005年糖酒会,福建食品企业集体出动,声势依然浩大。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市场表象,仍掩盖不了福建食品行业的危机与不足。

    现状:福建食品企业在冲刺

    雅客、福马、达利、亲亲、盼盼、福源是福建食品的几大头羊,它们在营销上的表现最具代表性,危机也最明显。因此,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近年这几大企业的营销动作。

    雅客V9强势出击欲领跑糖果市场;

    福马集团牵手李玟、蔡依林;

    达利食品四面出击;

    福建亲亲欲联手宝洁;

    福源盼盼不甘寂寞跻身于国内赞助“神舟”五号的5家企业之列。

从    福建食品企业实力、发展现状中不难看出,以上几家福建食品企业都处于中国食品行业中游位置,都有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决心,但事实上,明星广告的强健外表下,是营销的虚弱。

    危机:营销上的高度同质与单一

    随着食品行业竞争的加剧,福建食品行业现有的营销手法将难以承受行业同质化所带来的压力。这种危机,在以下5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戚海军 娄向鹏 李英)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