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2005年广州食品安全存在三大类问题

2006/1/20 10:06:40 来源:民营经济报

    回首2005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苏丹红事件、雀巢碘超标危机、光明回炉奶事件、啤酒含甲醛风波、哈根达斯深圳黑作坊事件、孔雀石绿事件……我们无不为全人类的饮食健康感到担忧。岁末年初之际,记者从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处获悉,针对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今年将陆续出台四大行业标准来规范广东食品市场。

    回首:2005食品安全三大类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俊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年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三大类:

    第一类,事实。今年媒体报道的一些食品事件,确确实实是企业没有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执行,没有保护消费者利益,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所引起的。但报道出来有问题的产品,还是占少数。

    第二类,错判。政府知法部门错判,因为使用标准不当,导致对一些产品进行错判。如“孔雀石绿事件”,政府部门没有对孔雀石绿含量的标准做一个真正的安全评估,孔雀石绿必须达到一个量才能发挥作用,政府部门应该实事求是地进行深度研究,确定一个“度”,在未确定一个“度”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不能擅自断定这个物质是有害还是无害,这也是违反了科学发展观。政府部门必须公正、公平、合理地判定。对学者提出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责任。

    第三类,炒作。在媒体报道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些误导,体现最主要的是对于我国法律、法规的不了解,再则是对标准与产品的制作工艺不了解。“啤酒含甲醛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少数媒体错误炒作所谓“啤酒含甲醛”事件,给国产啤酒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给啤酒生产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啤酒含甲醛风波不仅影响国内,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啤酒的出口。其实,这种现象应该通过正常的通道去解决,不用通过炒作,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动作:四大地方标准相继出台

    食品业在历经2005年众多的质量风波、诚信质疑之后,已充分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2006年食品市场将在种种标准规范的不断出台下更加成熟与规范。张俊修表示,2006年,主要对广东省来说,食品标准建立在文化遗产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岭南文化遗产委员会配套制定的地方标准。2005年立项四大标准《凉茶》、《广式腊味制品》、《豆制品通用技术条例》、《活性乳酸菌饮料》,今年1月下旬《凉茶》将出台。争取在2006年第一季度,相继完成其他三项标准的“面世”。2006年将立项、起草和讨论的相关标准主要是针对地方特色食品,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文化遗产认定的产品。通过制定地方标准保护地方特色食品,也将成为各地工作重点。

    展望:期待国家执行统一标准

    据悉,为解决我国国家标准总体技术水平偏低、标准老化、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2004年初开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对我国现行和正在制定的标准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目前经过清理,现行有效的21575项国家标准中确定有效标准仅占44.2%,继续使用急需修订和废止的国家标准达到了55.8%。

    张俊修称,“我国进入WTO后,为了实现与国际化标准接轨,国家标委会对几万个产品标准进行清理。对于某些产品在标准制定的指标上过严或过松,我国将采用双规制,既针对国外标准,相应提高或降低门槛。总之,要与国际接轨,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

    2005年,消费者经历了太多的食品安全风波,往往出现问题后再去完善相关的标准,这样的食品标准管理模式显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张俊修指出,产品标准是企业也是行业生产经营的刀把子,只有规范市场的标准,才能让企业有据可依,目前,全国的食品标准繁多,不少标准出现重复或者相互矛盾的现象,以至于企业经常不知道该执行哪个标准。所以,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

(韦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