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乳品市场将进一步差异化细分

2006/5/11 11:09:49 来源:哈尔滨日报

    持续一年多的“禁鲜令”之争终将画上句号:“禁鲜令”有望被废止,鲜奶可以标“鲜”了。

    近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6月1日起将执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被称为“禁鲜令”的《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将被停用。据介绍,“禁鲜令”废除后,黑龙江乳业的优势将充分凸显。一直为废除“禁鲜令”多方奔走的“乳界泰斗”骆承庠教授听到这个消息后,拍手称快,连称“禁鲜令”的取消是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禁鲜令”招来嘘声一片

    就“禁鲜令”一事,黑龙江省法制办曾召集省内有关部门、乳品企业举行座谈会,各方一致反对“禁鲜令”;在全国乳品会议上,黑龙江乳企也旗帜鲜明地要求取消“禁鲜令”,可以说,在其废除的过程中黑龙江乳业有着不可否认的推动力。

    据了解,《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原定于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由于招致广泛质疑和反对,被推迟至今年6月1日起执行。“禁鲜令”刚一出笼,便受到一些乳业专家的坚决反对。其中,素有“乳业泰斗”之称的东北农业大学骆承庠教授更是强烈地表示应该取消“禁鲜令”。去年年底,由其牵头联合多位乳品专家上书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废除“禁鲜令”。

    同时,乳业界人士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什么时候实施《通则》,也不是《通则》对《指南》的修改是否见效,而是“禁鲜令”应该从根本上被废止。从去年起,“禁鲜令”之所以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专家分析认为,“禁鲜令”打破了国内乳业现有的利益格局:目前市场上将奶粉还原成牛奶出售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关部门“禁鲜”适得其反———其本意是欲将原奶和还原奶区分开,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巴氏鲜奶和常温奶仍然区分不开的局面。

    市场格局将被细分

    “在6月1日‘禁鲜令’实施的最后期限前,应该会出台一个正式的通知来取消‘禁鲜令’。但即使通知不出台,我们还是会继续争取解禁的。”近日,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这样告诉媒体。

    在“禁鲜令”被废止的同时,业界同时呼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力度严管“还原奶”。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还原奶新规通知中要求,自2005年10月15日起,凡是在生产加工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过程中使用还原奶的,不论数量多少,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并如实标注还原奶所占原料比例,但由于还原奶的成本要比鲜奶低20%左右,地方相关职能部门一直未能严格执行此规定,还原奶标识在市场中难以看见。这不但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损害了行业的生存规则。

    专家认为,“禁鲜令”被废将对乳业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城市型乳业将受益最大,并有利于其“鲜奶战略”的推进。此外,还有利于对乳品进一步的差异化市场细分,今后鲜奶、常温奶、还原奶、含乳类饮料、酸奶等将会形成不同的价格梯度,吸引不同消费者。

    相关背景

    “禁鲜令”风波

    2004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布两个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加工食品不得称“鲜”,而乳制品也在其列,因此,目前市面上以原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低温存放的“鲜奶”,都不得在名称中打上“鲜”字标签,这意味着城市型奶企多年经营的“新鲜牛奶”概念和市场优势一夜之间消失,同时普通消费者在市场上选择牛奶时也无法辨别什么是“鲜奶”,什么是“还原奶”,从而误导消费者消费,遂引发行业强烈反应。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