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宁波蔬菜批发信息化管理在全国抢了个先机

2006/6/28 9:39:50 来源:北青网

    今后,没有“身份证”的来历不明“菜”在宁波蔬菜市场更无立足之地。目前,宁波正在建立一套全国领先的蔬菜市场信息化管理体系,每个经营户都将进行电子身份证管理,经营户实名、农残检测记录等信息都将记录在一张IC卡上,建立数据库。 
   
    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从IC卡信息上进行层层追查,非常快捷和直接。同时,该卡又是经营户的账户卡,可用于交易结算。

    “这是对市民菜篮子产品的第一道严格把关。”宁波市蔬菜办钱春贤处长说。

    这套由宁波市蔬菜公司首先推出的“电子身份证”信息化管理体系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已经进入修改阶段。

    “修改完成后,我们还将把这个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现在邀请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资格招标的14家投标人参加投标。蔬菜市场运行成功后,还要向水果、水产市场进行推广。”宁波市蔬菜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一波说。

    之前,宁波实行的是对蔬菜的产地追溯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追溯制度遇到了身份不确定性的麻烦。部分被检超标的经营户,面对查证时有虚报产地和自己的姓名、地址的现象。

    “实行电子身份证信息化管理体系后,对问题的追查将直接从IC卡上获取,每个环节都很清楚。”王一波解释说,该体系对农残安全检测有一个终端功能,即买卖双方在商定数量、价格后去营业员处刷卡,对农残抽检不合格的商品,在系统处理时会自动禁止交易。“这就完全阻止了不安全蔬菜流入市场,最大程度上保证市民菜篮子安全。”

    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宁波市蔬菜公司是省内交易量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天平均实现4万次交易,去年市场整体经营额达到15亿元。因为批发户都实行现金交易,市场每天需要6名专门人员三班倒,对入账的金额进行清点。同时,长期以来摊主私下转让摊位,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而使用该体系后,IC卡序列号还能与银行卡账号绑定,这就实现了经营户交易的电子化,我们也不需要人为的浪费时间清点交易额。同时,每次交易时,摊主和摊位信息需一一对应,前面讲的私售摊位情况也不会出现。”

    “用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批发市场管理模式。”对此,宁波市贸易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民柱对宁波经营户交易实行电子身份证管理作了这样的评价。(通讯员 郭廷昌 都市快报驻宁波记者李军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