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从正和豆浆现象看早餐进店经营

2006/7/7 9:35:48 来源:济源市人民政府
    已进入济源两个月的正和豆浆生意异常火曝,出乎了众多早餐经营者的预料,在他们对投资进店经营早餐还在持观望和揣度之时,正和豆浆用业绩说明了一切。
    昨天上午11时,记者看到正和豆浆大厅内依然人头不断,店内仍在供应豆浆、西湖牛肉羹、南瓜汤、油条、咸鸭蛋、荷包蛋、锅贴,等等。在华新小区附近做生意的一位女士说,她每天在这里吃两顿饭,主要是看重这里卫生,选择的余地大。尽管每顿饭要花5元钱,但她认为卫生比便宜更重要。采访中,多数人都支持这一看法。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和豆浆的经营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济源的早餐经济如何与城市发展接轨的问题。那么,在正和豆浆第一个吃螃蟹之前,济源的早餐业是个什么现状呢?
    早餐摊遍地,早餐店寥寥。问及早餐吃什么?很多市民会回答不翻儿和肉夹馍,市区各个路口和小区门口的肉夹馍摊和不翻儿摊就是例证。有市民说,因为大多数人嫌摊位简陋或不愿在遍地垃圾和污水的摊位前细细品尝,往往是拿着边走边吃,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吃这两样东西不算早餐,仅仅是充饥而已。
    其实,在正和豆浆之前,已有外来的餐饮品牌,如西华县糊辣汤、福建千里香馄饨等,证明了早餐进店经营是个趋势。这些早餐店里,每天早上都有熙熙攘攘的就餐群体,只是经营者的理念略显保守和经营品种单一,错失了引领早餐经济的机会。此外,本地的一些包子老店、杂面条店等,生意也很不错,但都败在了产品单一、缺少特色之上,最终还是沦落为街头的早餐摊。
    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原因,经常接待外地客人,因此对济源的早餐感触颇深。每当客人问及到哪里吃早餐时,他都无言以对。给客人推荐什么呢?到街头是不可能的,仅有的几家早餐店,除设施简陋外,无非是包子、油条、糊辣汤,既没有名气,也不算美味。他说,早餐可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程度,缺少早餐的餐饮业,甚至影响到济源的服务和接待能力。
    面对投资四五十万经营早餐,成本如何收回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给出了答案。他说,不管从卫生健康方面,还是服务功能方面,早餐进店经营都是趋势。眼下,对于济源有人出面做早餐经济,他认为是个好兆头,这样既丰富了市民的早餐,又改变了市民对早餐的认识。对一个城市而言,规模经营早餐的主流地位不可动摇,迟早有一天,济源也会像大都市一样,做早餐经济的人大有可为。
    正和豆浆负责人翟红霞说,她正在筹划推出夜宵,将经营时间延长为全天候。尽管现在还不敢对何时收回40万元投资妄下定论,但她对此很有信心。 作者:丁玲玲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