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乳业是如何“牛”起来的

2006/7/19 15:31:30 来源:经济日报

    这又是一个传统农业县进行艰难产业结构调整的故事,发生在陕西关中腹地泾阳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泾阳县出现了一股养殖奶牛的热潮。正忙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培育、鼓励发展奶畜业。到1999年,全县奶牛养殖达到了1.63万头。与此同时,随着一大批小乳品企业应运而生,泾阳乳业开始小有名气了。但是随后几年里,泾阳乳业的规模怎么搞也上不去,全县奶牛养殖量徘徊在1.7万头左右。

    “我们经过仔细调研后发现,光靠本地小乳品企业的小打小闹,根本无法带动奶畜业继续壮大发展。小马难拉大车呀!于是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乳业大发展就成了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

    7月18日,已经在泾阳县工作了7年的县委书记秋青山讲述这段经历时说,“现在中国乳品三巨头中的两个已经落户泾阳了,光明乳业投资1.2亿元建设的年处理鲜奶20万吨液态奶生产厂,蒙牛集团咸阳银华乳业公司投资建起一座拥有7条现代化雪糕和冰淇淋生产线的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年产量达1.5万吨,成为蒙牛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

    像蒙牛、光明这样的大名牌为何看中名不见经传的泾阳?蒙牛咸阳银华乳业董事长宋先民告诉我们:“主要考虑的是这里的奶畜业资源。”

    记者得知,就在上个月,泾阳县被中国奶业协会授予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称号。截至目前,泾阳奶牛存栏数量已达到7.63万头,奶山羊16.5万只,奶牛养殖小区46个,机械化挤奶站106个,年产鲜奶21.2万吨,仅一个兴隆镇就有奶牛1.7万头,日产鲜奶320吨。

    在泾阳县桥底镇,一处路边的奶牛场吸引了我们。这是一家科技型民营企业———陕西金桥乳业公司的一个奶牛养殖小区。公司负责人刘秉武指着院内几百头黑白花奶牛说:“像这样的小区我们还有两个,主要饲养从国外引进的优质奶牛。现在我们正在做进一步品种改良试验,力求再提高产奶量。”

    记者了解到,泾阳县奶牛良种率已占到90%以上。县里还聘请加拿大、美国、法国和国内的专家来泾阳先后举办过127次奶牛技术培训班,培训3万多农户。

    除了数量多、质量好的奶畜资源,泾阳还有什么过人之处?      

    在光明乳业泾阳厂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李俊龙介绍:“我们在泾阳的生产厂拥有光明液态奶的全线产品,除投资1.2亿元建设新厂外,还投资1200万元对原泾阳县乳品厂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从而拥有了年加工奶粉4000吨的生产能力。”

    李俊龙特别提到泾阳县专门成立了奶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为保证生产原料质量和数量,县里专门发过文件,对于鲜奶收购、奶牛养殖都有非常规范的要求,对于龙头企业,县里在资金、用地、技术,尤其是服务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在一份名为《泾阳县向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派驻特派员实施办法》的文件中,我们看到特派员职责一栏,要求特派员不但要协调好重点企业与各部门关系,督促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为企业当好参谋,而且还要求特派员依法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评比等行为,要受理重点企业对有关执法部门违规问题的举报。而在特派员职权一栏,则明确指出,未经特派员同意的一切评比、收费、集资、摊派,都不许进行。

    如今县里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已达到14家。大型乳品企业落户泾阳,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而且大大拉长了奶畜产业链。“公司+挤奶站+农户”的“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奶源基地建设模式在泾阳获得了推广与发展。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统一防疫检疫、统一饲喂标准、统一交售鲜奶、统一结算奶款的“公司+养殖小区+农户”,则是泾阳多年发展奶畜业所总结出的新经验,企业对此的评价是“更加科学和集约化”。

    另外,围绕乳业发展,泾阳对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也很大,先后将16个乡镇动物防疫站收归财政供养,建成了8个标准化乡镇动物防疫站,全县拥有专业防检人员185名,村级防疫员310名。

    与此同时,随着圣奥、泰鑫、格林德三家大型动物药品生产企业相继落户,泾阳还成为陕西最大的动物药基地;引进了新希望等知名饲料企业,保证了奶畜养殖的饲料饲草供应;农民种植青贮秸秆、苜蓿面积大大增加,积极性高涨。围绕奶畜业产业化发展,一个产销衔接、贸工农一体的格局和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在泾阳初具规模。

    据介绍,2005年泾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来自奶畜业。

作者:刘溟  武力  刘晓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