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大兴安岭“绿色食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2006/8/10 14:00:43 来源:糖酒快讯

    截至2006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按绿色食品标准监控种植农作物面积达65万亩;绿色食品销售收入实现2.2亿元;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识认证的产品101种,位居全国之首。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立足资源、环境两大优势,加大了市场营销、质量监督、多元投入、管理服务体系四大建设,形成了由分散生产、加工、销售的自发阶段向政府引导、市场牵动,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千家万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2006年,已开发食用菌系列、山花系列、保健茶系列、山野菜系列、坚果系列、粮豆薯系列、松果粉系列、蜂产品系列、鹿补品系列、饮料系列、保健酒系列、淀粉系列等十二大系列165种产品,其中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识认证的101种,位居全国之首。

    全区绿色食品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并出口日本、美国、俄罗斯、匈牙利、新加坡、乌克兰等国际市场。马铃薯精制淀粉系列精品已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瑞士IMO国际有机食品认证、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畅销20多个省(市)和地区,并进入国际电子商务交易网络中心,出口美国、韩国和日本。以天然偃松仁为原料,利用高科技酶解技术,推出的“北奇神”系列蛋白饮料,填补了国内饮料的空白。

    过去,大兴安岭人“吃木头”,现在,大兴安岭人“发药财”。浆果之王“都柿”年生长量100万吨,占全国的90%,占世界的45%,是大兴安岭特有的北药资源。每年8月,一天万八千人进山采都柿和红豆。一天下来,一对夫妻三四百元进帐。仅此一项,百姓增收就超过一亿元。绿色食品开发的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全区仅此一项就安置富余人员4万人,拉动农民和林场职工纯收入达1200元,高出黑龙江省平均水平334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