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食品概念不能乱

2006/8/13 10:27:2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随着社会物质的日益丰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各种添加剂、防腐剂、转基因食品满天飞的今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往往会更加注重选择那些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有益健康的食品。而一些经销商就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食品外包装上大作“文字游戏”,混淆食品概念,误导消费者,以此达到把商品推销出去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的“绿色”食品到处都是,还有不少商品靠包装上的“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野生”、“有机”等字眼儿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许多消费者也认为,“纯天然”食品就是绿色食品,食用起来安全。

  那么,什么是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纯天然食品?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

  据业内人士介绍,所谓“绿色食品”实际上就是“无公害食品”,指的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在国外称无污染食品或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两种,其主要区别是在其生产过程中,AA级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和人工合成激素;A级则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农药、化肥和合成激素。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即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等。

  纯天然食品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食品,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控制标准,而绿色食品是经专门机构批准,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优质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化肥、农药。有些天然产品,由于在有污染的地方生长,也不是健康的食品,所以并不是“天然”、“野生”的就是好的、健康的。在我国的认证项目中,还没有“天然”、“野生”等行业标准,目前一些企业在其商品外包装上打出的“天然”、“野生”等字样只是些宣传用语。

  据悉,国家质检部门定于今年8月1日至11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主要是针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开展的,重点突出广大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

  为此,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投诉维权办公室提醒广大消费者:

  1.不要因商品外包装上印有“纯天然”、“野生”、“无污染”等字样就轻易购买。

  2.最好到正规大商场、超市,而不是到路边小摊购买食品。

  3.如买到不符合标识、标注规定的食品,可持票据到有关部门投诉。

作者:陈 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