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非转基因”食用油受消费者欢迎

2006/9/8 11:44:45 来源:南方日报

    中秋历来是各大食用油品牌异常关注的销售旺季,再加上今年国庆中秋两个重要节日同时登场,国内许多食用油品牌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迎接销售旺季的到来。当“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对于许多普通消费者还是拗口的技术名词时,国内已有知名厂家打出大幅广告“100%非转基因”,以新卖点吸引消费者眼球。而从“转基因”到“非转基因”的变化,实际不过是又一个食品安全健康话题的延续。

    现象:“非转基因”食用油受欢迎

    记者走访超市发现,某品牌5升装非转基因花生油售价是79.8元,而在转基因产品区,同样品牌同样容量的调和油售价46.8元,价格相差较大。而采用天然原料的产品也将“非转基因”作为一大卖点,油壳瓶颈上、厂家的宣传区域内“100%非转基因”等几个大字特别醒目。

    虽然“非转基因”食用油身价偏高,但销售却未受价格影响,反倒一路走高。据超市人员介绍,自从转基因标注规定出来后,非转基因油销量明显上升,目前已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半。

    记者问及一位正在超市购油的李姓妇女,她表示:“前阵子看到一轮转基因大豆的新闻,我还不是很清楚那些科学道理,但是我知道非转基因的比转基因的好,既然有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卖,当然就买这个了。”

    “宁可买贵的,也要吃好的”,已成为不少家庭的共识。眼看食用油采购高峰即将到来,非转基因油的销量有望继续增长。

    原因:转基因食品安全遭质疑

    “非转基因”食用油之所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相伴的是人们逐渐增长的对转基因食用油安全问题的疑虑。目前科学家也很关心转基因食用油的问题。尽管转基因食品安全在国际上众说纷纭,其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科学上尚无定论,但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反对转基因食物。

    欧盟地区是严格控制转基因食品的先锋,在欧洲30家主要零售商的店铺找不到转基因产品;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则严格执行转基因标识制度;连研制开发的鼻祖美国也通过转基因标识制度等手段来限制销售转基因食品。

    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国际上有较大争议,国际消费者联合会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因而,维护消费者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成了国际社会的一种共识。

    据了解,目前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尤其对转基因食用油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据报载,单在上海市就有62.8%的受访消费者不知自己食用了转基因食用油。

    转基因食用油还吃不吃?

    科学家表示,世上万物,都是经过大自然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的筛选、进化而来的。想要通过人为干预的手段来改变物种,理应慎之又慎。虽然目前并没有实例可以直接证明转基因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但国外也有一些研究机构称,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某些动物已出现不良反应。

    在转基因食品中,消费者食用最频繁的,当属食用油。目前在超市销售的大豆调和油、大豆色拉油大部分都是用从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作为消费主流的调和油,其90%以上的配料都采用了转基因大豆色拉油。如何面对这种现状?曾于上海举行的“面向21世纪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论坛”上,中国消协负责人指出:“不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转基因食品,都必须明确标明含有某种基因,以免那些对转基因食物过敏的人误食而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各种转基因食用油,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表示,市场上售卖的转基因食品,都是经过国家相关质检部门检测的,但非转基因肯定更安全放心。吃不吃转基因食品都由市民自己拿主意,比方说食用油,如果市民担心可改吃其他没有注明转基因成分的油,比如花生油、橄榄油、非转基因菜籽油等,安全性会更高一些。购买食品时,多注意看看产品包装上的相关内容。

    专家支招

    消费者自主购买看清“标识”

    在转基因食品广受争议的情况下,市民应该如何正确挑选“非转基因”食品呢?

    华南农业大学专门从事转基因研究的聂呈荣博士建议,首先要确立预防性原则。既要充分肯定转基因技术在作物抗虫害、抗除草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其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对公众来说,要让市民了解到底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并告知他们采取谨慎的态度。最重要的是,出于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考虑,企业要在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上明确标识,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让消费者在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这一点需要国家政策来引导、监督甚至强制执行。同时,对于市场上的多种食品,消费者购买前还要多加比较:一是查看食品标识;二是可以向相关部门咨询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特性,选择性地购买。

    法规链接

    国家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和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XX食品’或‘以转基因XX食品为原料’”;“转基因食品来自潜在致敏食品的,还要标注‘本品转XX食物基因,对XX食物过敏者注意’”。(周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