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温州:太空米将“争宠”市民餐桌

2006/9/20 16:03:27 来源:网友
    今年的秋末冬初,市民将可以品尝到来自“太空”的优质大米——航天育种杂交水稻,这是记者昨天从市种子公司获悉的。经过5年的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中浙优1号”、“特优航1号”、“航天36”、“浙101”等航天育种的优质稻,今年已经在我市大量推广,种植面积近16万亩。它将与传统稻米、东北大米和泰国香米“争宠”百姓餐桌。

    作为世界上惟一将航天技术用于育种的国家,我国自1987年开始,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太空条件,优化种子基因构造。我省的农作物种子曾多次搭火箭上天,最早上去的是水稻、棉花等基础农作物。水稻是目前我省航天育种比较成功的品种之一,1998年通过审定的“航育1号”糯稻,是我省第一个自己育成的航天水稻。我市从2001年起,引进了福建省选育的“特优航1号”进行多点试验试种,后又相继引进了高产的“中浙优1号”、“浙101”等航天育种水稻进行试验种植。

    与传统水稻相比,航天杂交稻有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优点,亩产可达600公斤到800公斤的超级水稻标准。航天杂交稻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与良好的口感,其米质透明,颗粒饱满。就目前航天水稻品种试验对比,“中浙优1号”综合性能最好,除了抗病性好、丰产外,其米质适合我市百姓口味。“中浙优1号”在经过几年的试验、筛选育种成功后,已经于2004年获得省农业厅审定,并于去年在我市推广种植,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今年,该品种水稻种植面积突破了10万亩,预计11月底12月初将大量上市。

    今年,我市还在苍南试点推广2月份刚获得审定的早熟晚稻“航育36”,据介绍,该大米在经过国家农业部稻米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后,10多项理化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米的标准。另外,我市也有10多种航天蔬菜正在苍南试点栽培,如“航天甜椒1号”“航天番茄6号”等,但目前仍处在观察阶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