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山东葱姜又见伤农

2006/11/27 9:32:2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大葱大姜又伤农了,前些日子,山东沂蒙山区平邑县大葱价格2毛钱一斤,大姜3毛钱一斤难出手,葱农、姜农对此叫苦不迭,一位葱农不解地说,去年大葱卖火了,在地头上每公斤最高能卖到3元钱,到腊月里每公斤差不多到5元钱,1亩大葱卖了8000多块,而今年每亩卖回化肥农药的投入就不错,这可让俺赔血本了。

    在平邑大集上于大爷守着大姜卖3毛钱一斤,他说:“大姜亩产平均也就是2000斤左右,我光承包地每亩350元,卖姜也就是700多元,扣除化肥、农药,还得赔本,去年的大姜批发价格每公斤也是3元左右,今年说掉价怎么就伤农了呢?”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原因有三个:一是市场规律,按照农作物的市场规律是每五年一个经济起伏周期,比如今年的大葱大姜不值钱,明年农民就要自然缩小面积,该种一亩的种半亩,盼着来年的好价格,实际上对某些蔬菜来说种植面积减一半,市场也处于饱和的现象,所以明年的大葱大姜价格行情还是好不了,因此农民不得不要考虑规模,面积又要缩小到饱和面积的一半,第三年某些蔬菜的价格就有些回头,下一年再想发展就措手不及了,造成第四年的价格上涨地惊人,因此,农民又一阵风地去发展,市场再度饱和而伤民。

    二是农民把握信息不准确,有句老话:今年卖萝卜不洗泥,明年卖萝卜,没人要。这种老话,实际上就是市场信息,农民只要把住这个规律,就能避开这种蔬菜市场的低迷现象。

    三是出现“一窝蜂”现象,今年就看到张三种大葱赚钱,明年我把种的土豆改掉,全换成大葱,结果舍了土豆,来年土豆值了钱,种了大葱,市场饱合,又没人要,你想能不伤农吗?因此,农民要多掌握信息,多出门走走市场,做好经济作物的面积分析,这样种菜才能赚钱。   (杜爱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