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黑作坊用食用白粉剂漂白 可疑大米做年糕

2007/2/14 14:19:39 来源:东南商报

  用来漂白大米的水缸

  年糕颜色看起来很白

  2月11日,根据举报,江北、镇海两地工商部门在一家无证年糕加工点发现了180袋可疑大米,执法人员现场还搜出了几瓶食用白粉剂,正是经过这种粉剂的浸泡,原本泛黄的大米变白了,加工点便用这种“白大米”加工年糕。

  《工商部门查获30多吨可疑大米》后续报道

  可疑大米运进乡村小院

  日前,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连续多日守候在江北一家粮食批发部门口———工商部门后来在这家批发部查获30多吨可疑大米。

  一天上午,记者发现一辆装着大米的小卡车从厂区门口开了出来,该卡车的牌照为浙B0V3××。记者立即驱车尾随其后,该车从大闸路开出后,驶入江北大道,然后向镇海方向开去。小卡车在镇海俞范东路路口转弯后,驶上了乡村公路。后来,该车开进了俞范村里的一条小路。

  该村一个小院子旁,记者发现了停在路边的这辆卡车。此时车上的小工已跳下车开始卸米,并往院子里搬。没多长时间,这些大米全部搬进了小院。为了避免暴露身份,记者记下该地址后离开了现场。

  2月9日晚,记者再次驱车来到俞范村,一探小院子里的秘密。从外面看,这家小院与周围的房子没什么两样:靠近路边,两层楼房,一个铁皮门,里面是个庭院。

  当记者晚上8点多钟再次来到这个小院时,小院里还亮着灯,铁皮门开着,里面好像有人在吃饭。透过窗口,借着里面的灯光,记者看到一间小屋里摆放着很多年糕,屋外有两个女工正坐在小板凳上清洗木桶。另外,记者还看到一台挤年糕的机器。由此可以肯定,这里是一家年糕加工点。作坊内搜出数瓶食用白

  2月11日下午,根据记者的举报,江北工商分局执法人员驱车前往镇海,并与镇海工商分局取得联系。当天晚上6点左右,记者与两地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这里的年糕机正在工作。

  执法人员进入该加工点的仓库,发现这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至少有180袋大米。经查,这里的绝大部分大米都比较可疑,颜色泛黄,其中有三包可疑大米的包装与江北那家粮食批发部的可疑大米包装完全一样。

  执法人员要求该年糕加工点老板魏某出示相关证照,魏某称有卫生许可证,但工商执照还没有领过。经查,魏某是福建莆田人,所谓的卫生许可证是2004年9月份申办的。据此,执法人员认定该年糕加工点系无证经营,当即要求其停止加工,并临时封存了现场的所有可疑大米。

  执法人员随后从房里搜出了几瓶食用白粉剂。在事实面前,魏某承认,这些可疑大米都是用来加工年糕的。

  前天上午,镇海工商分局执法人员依法对该无证年糕加工点的180袋可疑大米予以扣留。目前该局已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系,对扣留的可疑大米进行检测。

  工人自曝漂白大米过程

  黑作坊是如何漂白可疑大米的呢?据小工介绍,首先将这些泛黄的大米浸泡在水缸里,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将发黑的水倒掉,这样一来,泛黄的大米就变得比较干净了。之后,再往缸里添加食用白粉剂,这样浸泡过的大米基本就看不出泛黄,就可以进行蒸熟加工成年糕了。另外,蒸煮之后,为了让年糕看起来更白一些,有时还要往上面倒上一点食用白。

  据浙江某食用色素生产企业技术人员林先生介绍,食用白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俗称钛白。该物质若用于添加剂,主要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二氧化钛具有酸性,如果是大米或者面粉,使用该物质进行漂白效果很好,大米或面粉浸泡在混有二氧化钛的容器中,一般几天就能变白。

  目前该物质的使用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一般是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使用这种物质用于生产口香糖和果冻的厂家都严格执行该标准,如果超标使用将对健康不利。医学上虽然还没有找出食用二氧化钛对人体有害的直接证据,但一些化妆品大量添加二氧化钛后,皮肤容易过敏、发红,甚至溃烂,已是不争的事实。记者程鑫范洪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