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市场调查报告:购买保健品 当心落入四大陷阱

2007/5/11 9:31:28 来源:山西商报
    昨日,太原市卫生监督所发布了2007省城保健品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了违法经营者惯设的四大陷阱,提醒广大市民认清产品质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陷阱一:未经批准上市销售

  太原很多销售保健食品的厂商出身于制药企业,一些小制药企业没有实力进行临床试验,通不过国家的检验,拿不到“国药准字”证书,只能以保健食品的名义进行生产销售。目前,省城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伪造的批准文号大部分是免疫调节、减肥类保健食品,如广州腾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百消金丹”,标注批号 “卫食健进字(1999)第0328号”,而1999年的进口保健食品目录中获国家卫生部批准文号的只有92种,从卫食健进字【1999】第001号至第0092号,根本不存在0328号。

  陷阱二:擅自夸大产品功效

  有的企业夸大产品功效,保健食品只有一两种保健功能,但广告中却罗列很多种;有的采用模糊的概念,迷惑消费者,如卫生部批准核酸类保健食品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功能,在广告中摇身一变成了基因食品,有的甚至鼓吹具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而卫生部却从未批准过具有改善性功能的保健食品。

  陷阱三:制作虚假标志骗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要求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等内容。但一些保健食品要么不按规定标志,要么标志不全,有的甚至标注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严重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陷阱四:销售形式变换花样

  借义诊为名高价推销保健食品或者普通食品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普遍现象。为了省去高额的广告费用,一些企业便派业务员以义诊、疾病普查、召开推广会等形式在卫生部门取得“卫生许可证”,然后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得营业执照,雇“托”夸大其词等形式,在多个地区内流动销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