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2007年酒水渠道发展新动向(2)

2007/5/17 16:39:07 来源:食品商务网

    小超市向便利店转型 

    便利店的业态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不会像在亚洲其他国家一样是单一的城市型便利店,社区型便利店和便利性小型超市同样会在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得到发展,而城市型便利店竞争的最后胜者取决于从小型超市向便利店彻底转型的决心与能力。

    新派餐饮终端的连锁化与高档会所的兴起,正引领中餐西吃的潮流

    遍布全国的火锅连锁加盟店曾经风靡一时,那里是啤酒和白酒的天下。当下,味道江湖、江南春等全国连锁中高档新派中餐馆大行其道。步入味道江湖等新派餐馆,一时会使人有如走进酒吧的错觉,西式的装修风格、幽暗的灯光、幽雅的背景音乐,新潮的餐具,无不提示着点菜的年轻人,在这里,似乎喝上一杯干红更加惬意。与新派中餐馆并行的还有各色风格不一的高档商务会所,奢华的氛围中,喝上几千元钱一瓶的红酒、洋酒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据成都大石西路66号会所的李老板介绍,他每天晚上只接待五六桌客人,客人一般消费的都是上千的外国红酒或洋酒,虽然会所提供的是中餐,但也是西餐的吃法,又有许多高档海鲜菜品,所以,客人通常不点中国白酒。而李老板隔壁就是一家石翠海鲜烧烤店,该店的老板是成都著名的空瓶子酒吧股东,他的石翠店完全按照酒吧的设计风格。到这里消费的大都是年轻人,每天销售的酒水以红酒、黄酒居多,反而白酒销售得很少,他开玩笑说,也许是因为白酒的包装和我这里的包装太不搭调。

    “绿色渠道”不是疑问,只待时间

    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如流量小,难于形成规模效益;地域范围广,物流有困难;供求价格不均衡,价值流存在障碍。但目前一大批KA、连锁超市已经得到了国家认证部门颁发的“绿色证书”,通过专业批发商供应零售网络、开发辅助渠道,加速绿色食品流通的巨大商机指日可待。

    外资进入中国流通领域加快速度

    据家乐福中国区总裁施荣乐介绍:“迄今在中国开了80个大卖场,共有员工3.6万,2005年的营业额达到20多亿美元,在中国的采购额达到42亿美元。2006年,计划在中国新开20家大卖场。

    到目前为止,全球零售企业50强中有80%左右已进入中国市场,分布于国内20多个省市。去年登记注册的流通外资企业达到1027个,是前年的3.2倍,其中投资零售业的有187个,是前年的6倍。另外,有224家是外资独资企业,占外资零售业的68%。通过这3组数字可以说明: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已经加快,独资成为基本形式。同时,外资的进入从零售业逐步向批发业延伸,并且批发步伐加快,这说明源头控制加剧。尤其是在大型综合超市等领域,外资零售企业已占据明显优势;在上海等一些商业中心城市,外资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超过10%。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内资零售企业的单位营业面积销售额比外资零售企业低40%左右;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调查则表明,在全国百强零售企业中,外资零售企业的商品销售额增幅约为30%,比国有零售企业高出近10个百分点。 

    渠道策略——创新渠道、控制成本

    扁平化和成本制胜的渠道模式将成为发展趋势  

    传统的销售渠道呈金字塔式的体制,因其广大的辐射能力,为厂家产品占领市场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营销环境下,传统的渠道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厂家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二是多层结构有碍于效率的提高,且臃肿的渠道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三是单项式、多层次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反馈,这样不但会错失商机,而且还会造成人员和时间上的资源浪费和成本的增高;四是厂家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落实。因而,许多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销售渠道短,增加了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销售网点多,则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量。如一些企业由多层次的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即厂家——经销商——零售商,一些企业在大城市设置分公司、配送中心,直接面向终端做市场,直接向分销商提供支持服务。因为渠道的价值根本在于低成本投入的高产出,所以,低成本的渠道模式将成为发展趋势。通过渠道建设的成本降低,企业才能跨越传统终端的恶性竞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