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国家应加大对出口鳗鱼的市场开发

2007/6/28 16:48:18 来源:网友
    2005年7月中国实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6%以上。2006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3%,同期日元兑美元贬值1.4%,再加上日本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后,我国出口检验检疫费用增加了50%,农产品出口的综合成本增长6%-15%,鳗鱼的养殖成本增加了20%以上。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水产品毛利下降幅度达到3%,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部分水产品出口企业不得不放弃了出口,而把市场转移到国内。
  
    中国的水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在人民币持续升值而日元贬值,日本技术壁垒的门槛提高,我国扶持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滞后等三重打击下,国家如果不及时调整政策,水产品出口逐渐倒退是必然的趋势。以烤鳗为例,2001年全国出口73325吨,2003年下降到53649吨,2006年只有46645吨。
  
    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10.3亿美元,进口319.9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9.6亿美元。水产品出口创汇89.7亿美元,其中:活鳗14200吨,创汇1.46亿美元;烤鳗46646吨,创汇5.88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额的8.2%,是单项农产品中创汇最多的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水产深加工产品,具有其他国家无法与之抗衡的价格和品质优势。问题是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全部倾斜到生产环节,政府在鳗鱼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基础营养研究及国内外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企业势单力薄,各自为战,再加上部分日本媒体的恶意宣传,导致中国烤鳗在日本市场上的售价只相当于同等规格日本烤鳗的60%左右,仅此一项,每年减收两亿多美元。如果政府在政策上扶持烤鳗内销的同时,把在生产环节上的投入稍微向市场倾斜;如果养殖、加工各环节都主动挤出一点钱在国内外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在国内消除群众对胆固醇的误解,在国外为中国鳗鱼正名,中国养鳗业将重振雄风,立于不败之地。
  
    2000~2007年,亚洲地区日本鳗苗平均年产量约为100吨(鳗苗的人工孵化在近几年内不可能形成规模生产力),即使按照养殖增重1000倍计算,日本鳗产量也只有10万吨,如果以今后几年欧洲苗年进口量30吨、养殖增重500倍计算,欧洲鳗年产量约1.5万吨,即亚洲地区每年日本鳗和欧洲鳗年产量只有11.5万吨左右。另一方面,按照中国大陆的鳗鱼最低年消费量2.5万吨、台湾1万吨、韩国1.5万吨、日本8万多吨、其他国家0.8万吨计算,合计每年需要活鳗14万吨。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鳗鱼市场的供求关系将发生逆转,进口鳗鱼在日本市场越来越受重视,争夺水产食品的时代迟早将会到来,为中国鳗鱼正名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