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新型大豆食品的加工技术

2007/7/24 10:37:23 来源:网友
    一、一品多用的豆脑粉 
    本技术方法采用现代实用科学技术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大豆脱腥问题,所生产的豆脑粉既能供应生产豆腐、豆脑的用户使用,也能方便广大消费者自家调配生活和拓展系列食品中的添加应用,市场前景好,投入甚微,产出快。其生产方法为:
    (1)脱皮。为减少活性微生物(田间与仓库等转带)酶的作用,应先将整粒大豆用脱皮机脱皮。
    (2)加热。加热处理可使脂肪氧化酶完全钝化。方法是将脱皮后的大豆铺成3厘米厚,用80-95℃的蒸气(气源可据生产能力任选)处理35分钟使之软化。将软化后的湿大豆用粉碎机破碎成2-3片(细些也可),再进行干燥处理(用太阳能干燥或低温烘干均可,但要严格控制卫生条件)。
    (3)制粉。用微碎机进行微粉碎,即得无腥味的全脂豆脑粉。一般20千克原料可得18.4千克粉。
    (4)点脑。制作豆腐时,按地方习惯,每公斤粉加入50克石膏粉点制即可。用户买回本品即可直接入锅制豆腐,或直接添加到系列面食品中,强化营养。
二、大豆制作“咖啡”
    (1)原料处理。把挑选的大豆用水反复冲洗3-4次,洗去其表面的泥沙、灰尘等。沥净水再用热风吹干,用脱皮机(或碾米机)剥去豆皮,再用鼓风机吹去豆皮。 
    (2)加热炒制。把脱皮大豆置于旋转式炒锅中,在220℃的温度下炒30秒。如果大豆数量较少,也可以放入一般铁锅内在160℃条件下炒10-20分钟,使豆子呈焦香味时即可出锅。冷却后用粉碎机磨成细粉,过60目筛。
    该大豆“咖啡”无豆腥味,极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冲调时加入一匙奶粉(或白糖),则风味更好。用60℃以上的热水,这样风味更加浓郁。生产“大豆咖啡”成本低廉,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咖啡。此外,这种“大豆咖啡”还可用于糖果、糕点、饼干的生产,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