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空酒瓶卖出“天价”的新闻讽喻

2007/8/15 10:20:16 来源:网友

    近期不断有消费者向甘肃省消费者协会反映,一些酒店工作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将高档酒瓶以“天价”出售给造假者,严重影响了正规酒厂的利益,也威胁着广大群众的健康。为此,甘肃省消协日前发布倡议书,倡议消费者在喝完高档酒后,请将空酒瓶的包装盒及酒瓶及时破坏掉,不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8月12日《新京报》)

  近年来,收购高档空酒瓶已发展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在餐厅、酒店等高档白酒消费较多的地方,都活跃着一批“旧瓶回收工作者”,专门高价回收水井坊、茅台、酒鬼酒、剑南春等名酒的酒瓶以及包装盒。今年春节期间,在某省会城市,一个包装完整的水井坊空酒瓶竟可以卖到70元至90元,茅台、五粮液空酒瓶要价50元,甚至连王朝干红的瓶子收购价也涨到1元多……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些宾馆酒楼甚至与不法收购者“内外勾结”,签订了“包收合同”,有的一年能“创收”几十万至上百万元。目前,不少酒楼食肆,高档空酒瓶从收集、处理到返销都有专人一条龙服务。其通常做法就是暗地里要求服务员开酒箱时要用裁纸刀划开封口胶带,而不能随便一撕到底,以保持外包装的“完美”;代为开酒时尽量不破坏包装标识……

  空酒瓶何以能卖出“天价”?自然是为了造假。由于白酒类生产厂家从来不回收酒瓶,加之造假者也不可能有大手笔的投入去专门生产白酒外包装,于是一些不法商贩利用收购来的真品名酒的酒瓶以及外包装,再灌上劣质白酒以次充好送到市面上,作为高档名酒出售继而从中牟取暴利。因此,只要原包装不受损,这种“旧瓶”替换出原装的名酒就算是专业打假者都难以分辨。

  从相关报道中我们得知,用“真瓶装假酒”,过程隐蔽,成本低廉,造假者甚至在家中就能造出各类“名酒”。在“暴利+低风险”的诱惑下,一些不法分子趋之若鹜,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造假街、造假村。来自国家质监总局抽检结果显示,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名酒有50%是假酒,这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真瓶装假酒”,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隐患。

  这些年来,有关部门整治“真瓶假酒”的行动一直没有消停过。2005年2月,湖南省、长沙市两级质监部门曾联合省会44家宾馆酒店、10家名酒厂家在长沙市政府前坪不远处集中销毁了万余只空酒瓶,其敲瓶震“假”之举引来了一片叫好之声。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造酒者和卖酒者、收瓶者都是单线电话联系,而且采取的是“以销定产”方式,从而给职能部门打击带来了困难。

  这些迹象表明,遏制“真瓶假酒”泛滥需要各方“联动”。消费者在喝完高档酒之后,不妨丢掉瓶盖、取下合格证、把外包装撕个角,或直接把酒瓶砸掉。这种“举手之劳”,实质上等于砸碎了造假者的“饭碗”;宾馆酒楼要营造诚信消费氛围,不出售高档名酒空瓶和包装盒,不卖假酒,从源头上斩断供需链条;厂家要不断运用高科技,推出包装一次性破坏设计(即开瓶后酒瓶与包装将不能再被利用);相关部门加大酒瓶回收的监管力度;质监和工商不仅要敲瓶震“假”,更要依法惩“假”。

  如此多管齐下,空酒瓶被不法分子“循环利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天价”回收空酒瓶的新闻才会淡出消费者的视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