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家乐福反腐风暴席卷北方与华南

2007/8/27 9:10:59 来源:北京晨报

    继香港廉政公署掀起零售企业采购环节反腐风暴后,近日,内地采购市场也爆出跨国企业采购环节商业贿赂案。

  昨天,市场消息称,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中国区多名管理人员被司法机关拘留,原因是涉嫌收受供应商贿赂。与香港廉署先收到匿名举报再拘留的过程不同,这次是由家乐福内部自查引起,并由公司直接将涉案人员送交司法机关。

  记者昨天从家乐福相关人士处确认该消息,“事件发生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主要清查的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和以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市场。目前华东市场没有涉及此事。”家乐福相关人士透露。

  据了解,此次家乐福中国区自查行动是中国区总裁罗国伟一系列改革工作的内容之一。从6月25日至8月1日,家乐福对北京CCU(城市采购中心)及7家门店进行调查,最后包括12名供应商在内的22名人员被北京警方传唤。其中8名家乐福经理级员工被正式拘留。“这些员工被开除是肯定的。以往也出现过采购人员被查出受贿的消息,但都以开除解决,送交司法机关还是第一次。”上述人士称。

  以CCU为核心的收权运动是家乐福总部针对中国市场门店权力较为分散现象提出的对策之一,这一政策在罗国伟上任之初开始显露端倪,即把原来分散在各门店的采购、促销、费用谈判权都集中在新组建的CCU。该举措曾一度被称为节省渠道成本、保证最短配送环节的创新之举。

  而分析人士称,虽然该政策避免了因门店采购权分散而引起的腐败问题,但因内部监控系统有待完善,CCU腐败开始滋生。

  另据了解,家乐福中国总部目前还提出削减门店雇员、降低能耗等办法来节省企业运作成本。

  此前,有小肥羊等食品连锁公司在香港的门店采购涉嫌受贿,被香港廉政公署拘留。根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些人员虽被保释,但是司法调查工作已经展开。如果证据确实,这些员工将面临正式起诉。

  而内地一些零售企业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则称,采购环节收受贿赂已经是非常普遍的“潜规则”,因为数额不大,涉及人多,目前各企业基本没有切实可行的根治这类腐败的办法,主要通过压低采购价格上限的方式约束采购人员,或将采购部和质检部分立,以互相制约的方式保证采购物品的质量。

  法律界人士介绍,根据相关法规,所谓商业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包括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上海证券报 记者于兵兵)

  相关报道:家乐福受贿事件未影响运营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最近,家乐福中国总部通报了一些已被查处的内部腐败事件,其中包括北京CCU(城市采购中心)以及7家门店生鲜处相关人员被移送到司法机关。家乐福北方区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此次采购贪污事发是有人向警方举报,目前已经将这8人开除,职务另有人员接替。同时家乐福表示,此事件不会给家乐福运营带来任何影响,生鲜产品的价格也会保持稳定,不会出现波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被查处的是家乐福北京7家门店肉课的课长以及CCU负责生鲜采购的人员。证据是收受供应商的贿赂。家乐福中国新总裁罗国伟掀起的改革风暴开始在家乐福各个环节显现,但昨天家乐福的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这并不是所谓改革风暴的一部分,是有人举报后,他们经核查属实。而且此事件是个人行为,属于个案,公司已经对他们进行了严惩。目前,这8个人已经离职。  

  据了解,之前家乐福推行“单店作战”的放权模式,初期由于灵活、务实而实现了门店规模的高速扩张。但由于门店权力过大,为贪污的发生留下了空间。据家乐福内部人士透露,针对这种情况,罗国伟上任后开始进行门店收权运动。  

  专家观点  
  超市乱收费是罪魁祸首  

  相对于家乐福的收权运动,业内却认为,“超市乱收费才是罪魁祸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超市乱收费现象仍然严重。北京工商大学洪涛教授分析说,像家乐福这种知名超市收受供应商贿赂的情况是商业流通领域的“顽疾”,“只要存在不平等的零供关系,在零售企业占据强势的情况下,供应商必然想出各种办法讨好超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