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牛奶价格“大跌大涨”调查:奶农年初倒奶 年底抢奶(2)

2007/12/21 15:00:50 来源:食品伙伴网

    据董润利介绍,在奶产品利益链条上,产品销售、包装采购、企业加工等环节拿到的利益超过80%,而奶农提供原奶分得的利益仅占16%左右,使乳产品的价格形成极不合理。据专家测算,按照目前奶制品的价格,尚可大体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

    牛奶价格的大起大落,实际上暴露了我国奶业积累的深层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乳品企业利用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承诺的“供应奶源”“提供土地厂房”“税收减免”等优惠条件,无序扩张,相互抢奶,较少注重培育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内蒙古奶牛养殖专家郭八龙说,目前规模化养殖产出的优质原奶在总量中不足20%,如何引导奶牛业走规模化、优质化养殖之路,是政府和企业面临的紧迫课题。

    “奶牛不像生猪,生猪短缺了,国家一给扶持政策,几个月就可见效。但奶牛养殖周期要长得多。像今年上半年,农民嫌价低,连小母牛都杀了,等于严重破坏了奶牛业的未来生产能力。”董润利等专家担忧地说,“即使国家政策扶持,也要两到三年的周期才能养起来。”

    有关专家表示,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最终受伤的一定是农民和市民。在奶业基地建设、理顺价格体系、治理恶性竞争等问题上,政府和行业协会应承担更多责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