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江西汪氏蜂蜜一涨惊人

2008/4/3 17:17:09 来源:网友

    蜂蜜是公认的天然健康饮品,它的好处大家都不陌生,不仅可以促进胃酸正常分泌,增强肠蠕动,蜂蜜中富含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等等成分,还有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它既是营养食品,也是医家良药。汪氏蜂蜜是蜂蜜里口碑比较好的牌子,很多“蜂迷”推崇有加,把它作为美容养颜的佳品。

  在经历了部分蜂产品涨价后,“去年8月份以来,国内蜂蜜收购价出现大幅上涨,上涨幅度远远大于往年同期水平。”江西汪氏蜜蜂园有限公司品管部部长李佑刚告诉记者,以产自江西本省的紫云英蜂蜜为例,其收购价就从年前的6000元/吨上涨到7000—8000元/吨,浓度高的突破1万元/吨,上涨幅度高达20%,东北地区的荆条蜜、西北地区的山花蜜等品种的收购价也分别上涨了20%—30%不等。

  “蜂火”戏价格

  中国一家大型蜂产品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未来无论是出口还是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蜂产品都将继续全线涨价。”这次有些出人意料的大幅涨价不仅将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更反映出目前我国蜂产品行业的一些隐忧正日益凸显。

  不可否认,由于自然因素导致的减产让蜂产品行业的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然而,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蜂产品行业长时间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致使政府加大了对其整治的力度,历来散漫的蜂产品企业突然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无抗生素残留的高价原料,要建设符合QA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要进行产品出口检测等等,而这让本就规模偏小的蜂产品企业一时无力招架,惟有涨价自救。广州宝生园有关负责人称:“蜂蜜行业已连续10年没有涨过价了,如果企业再不涨价,就只有死路一条。或者只能用掺假来降低成本。”

  留在货架上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纯蜂蜜,自去年9月份以来,其部分产品的价格就开始走高,平均涨幅达20%多,最高的涨幅甚至可达50%。如广州某知名品牌一瓶500克的百花蜜,其零售价已由9月份之前的11元涨到了13元;冬蜜的零售现价为16元,而9月份之前只要13元。除了直接提价外,一些品牌还通过改变规格来达到提价的目的,如一些品牌的纯蜂蜜产品,原来的规格都是500克每瓶,新国标执行后,却将规格换成400克每瓶、460克每瓶、480克每瓶不等,即使表面零售价没有明显提高,但也因其重量的减轻而变相提高了价格。在经历了部分蜂产品涨价后,中国一家大型蜂产品企业负责人昨日向记者透露:“未来无论是出口还是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蜂产品都将继续全线涨价。”这次有些出人意料的大幅涨价不仅将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更反映出目前我国蜂产品行业的一些隐忧正日益凸显。

  “蜂迷”几多愁

  国内蜂产品市场上所各类蜂蜜产品粉墨登场,然而,表面的热闹难掩愈演愈烈的蜂蜜行业质量与诚信危机,假蜜泛滥,蜂农受挫,消费者遭殃。出现的种种乱象就是企业自酿恶果了。目前我国共有900多家蜂蜜注册企业,内销蜂蜜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但是市面上流通的蜂蜜数量远远不止这个数。此前蜂蜜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执行,造成目前市场半数以上的蜂蜜有搀杂造假现象。

  一家蜂产品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蜂产品出口遭到严格检查对企业影响不是太大,因为企业可以将抗生素等项目不合格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消化。”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家蜂产品行业组织的负责人也曾这样告诉记者:“国际标准比国内的标准严格很多,主要反映在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标准上,国内蜂产品市场是非常混乱的,如果严格来说,目前市场上80%的蜂产品都是不能吃的。”

  另一方面,去年《蜂蜜》新国标出台,要求蜂蜜“不得添加其他物质”,且“儿童蜜”、“女士蜜”、“中老年蜜”、“养颜补血蜂蜜”等导向性、功能性命名的蜂蜜不能再出现。然而,这一新国标已经实施了近一年,对蜂产品的规范成效可谓微乎其微。近日,记者在北京一家综合超市中看到,标有“儿童蜜”、“美容蜜”等功能性命名的蜂蜜依旧充斥货架。其中不乏知名企业产品,而生产日期都是在《蜂蜜》新国标出台以后。蜂蜜市场良莠不齐,自新标准执行后,蜂蜜行业经历了重新洗牌,筛去了一些竞争力差的小企业,蜂蜜市场价位将告别低价竞争时代,价格也自然会提高。

  蜂蜜的涨价看上去好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多人都在探究背后的原因,需要理由吗?很多理由都是牵强的。由于新国标要求生产企业在生产蜂蜜产品过程中必须使用100%的纯蜜,原蜜的市场需求量有所增加,但今年部分地区的气候却影响了原蜜的产量,需求大于供给,必然导致原蜜价格的上涨,蜂蜜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所以蜂蜜涨价是顺应市场“供需”的自然法则。通过涨价能对蜂蜜行业进行一次洗牌,同时促进蜂蜜的货真价实。但是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