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酿酒业初步形成“好而快”的发展趋势(2)

2008/4/9 11:22:51 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改革加速思想解放
     在会议上,王延才强调,2007年,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再次证明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酿酒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前,我国饮料酒总量为246.85万吨,酒类产品单一匮乏、包装简陋落后,特别是名优产品更是一瓶难求;30年后的今天,销量已占世界总销量的20%,占食品加工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2007年全国饮料酒产量达5203.51万千升,比1978年增长了20倍,其中,啤酒增长近百倍,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葡萄酒30年翻了三番,白酒生产不仅产量增长了一倍,而且名优酒产量、花色品种、产品包装都有长足的进步。”
     改革加快了“四个转变”,使我国酒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目前,发酵酒的产量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中、低度酒白酒占到白酒总产量的80%左右;改革也催生了所有制多元化。以国有所有制为主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国有、外资、中外合资、国有民营、民营等多种股份制企业并存的经济格局。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全行业百强企业的产量和效益占到全行业的60%以上;同时,改革也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2007年,行业利润预计突破200亿元大关,位居整个食品行业第二位。(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王延才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经过市场经济浪潮的磨练,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作风、经营能力、经济实力、整体素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驾驭市场,开发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国际国内经营环境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关于《西太平洋地区减少酒精危害计划》的报告。呼吁各国政府以降低饮酒危害为目标,建立酒精饮料税收制度,提升价格,增加消费成本,规范或者限制酒精饮料过度宣传,尤其是涉及青年人的相关活动中进行的推广、广告;鼓励媒体减少对酒精饮料过度、不切实际的宣传,支持独立公众对饮酒危害健康的宣传等。
     从国内环境看,国家政策从偏重于“物质层面”转向“以人为本”,这都对酿酒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延才强调,人们的消费目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消费者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饮酒从原来的只求能喝到酒,偏重色、香、味、价格等物质取向,向注重品牌、文化、安全、交际等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转变,而这些转变也要求酿酒行业转变发展思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