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专家预测国际粮价两年后逐步趋稳

2008/4/9 13:48:50 来源:网友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4月1日一期文章:世界主要机构专家对今后粮价走势的预测。

  目前,国际农产品价格急剧上涨。其主要原因在于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中国等国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出现了生物燃料生产对农产品的需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农业部及世界银行等世界主要机构的专家对今后粮价走势作出了预测,存在下列一些共同点。一、目前的供求紧张局面将持续到2010年左右;二、2010年之后供不应求的状况将逐步得到缓解,名义价格将有所下跌;三、用于生物燃料的粮食生产与消费会在美国和欧盟等地区增加,但不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四、由于对生物燃料实行优惠政策,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比重会发生一些变化。

  有的专家预测,2015年度(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的国际粮食名义价格将远远低于今年2月的水平,接近一年前的价格水平。

  这种有点令人乐观的预测是有其理由的。在需求方面,1970年前后出现的生育高峰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率超过了2%,而今后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将降至1.1%;新兴市场国家的人均食品消费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人均食品热量和肉类摄取量高于日本);原油的实际价格将下跌,生物燃料的需求在美国和欧盟不增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难以大幅增长。鉴于这些因素,专家预测,粮食需求不会出现过度的增长。在供应方面,价格暴涨将刺激主要生产国的粮食生产;产量因技术革新和财政投入增加而继续增长;预料乌克兰等前苏联地区将扩大生产。专家判断,从整体上看,中期的供应能力不会出现问题。

  简而言之,粮食价格和石油价格暴涨的结果是,这两个市场都将在一方面抑制需求增长,在另一方面刺激供应增长,包括替代品供应。因此,从中期来看,价格一边与市场连动,一边逐步趋于稳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