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销量萎缩,膨化食品靠口味捍卫市场

2008/4/15 9:36:25 来源:新食品

    不得不承认,相当一部分食品企业的利润,是系在消费者的舌尖上的。膨化食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作为公认的不健康食品,其下滑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无疑,膨化食品是 “垃圾食品”,因为它是高热能食物,多以淀粉类食物和油为主,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食盐、味精和香精等多种添加剂,并且含有防腐剂成分。这里面的任何一项特征,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为垃圾食品确定的标准。不过因为这类食品口味丰富、口感好,大多数人,特别是儿童喜欢将膨化食品作为休闲食品而享用,摄入了过多热能,加重内脏负担,并导致营养失衡。
        
    销量萎缩已成国际趋势
    担负着“健康杀手”的称号,在消费者日益理性化后,膨化食品已被排除在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之外。这个现象在欧美国家更为突出,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80%以上的美国儿童把休闲食品特别是膨化食品作为他们日热量摄入近20%的来源,肥胖症和超重儿童的惊人增长让政府非常担心。于是美英等国政府明确加强对膨化食品的广告控制。在英国,还有营养协会派出的志愿者到各大超市劝导家长不要为孩子购买膨化食品。在政府和舆论的引导下,膨化食品的销售总量已从2002年的306000吨下降到2005年的268000吨。
      
    好吃嘴还会支撑膨化市场
    而在我国,膨化食品销量还是在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据统计,膨化食品在大中城市主要超市中的经营比重上升到了10%以上,位列第一,销售额也上升到5%以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舆论宣传上还没有充分向消费者传达膨化食品的危害性,我国国家政策上也没有相关的引导规定;另一方面,人们的口腹之欲造就了膨化产品的存在空间。
    中绿集团总裁孙少锋对世界各国的饮食习惯都很有研究,据他的总结,目前“欧洲人是用大脑吃东西,日本人是用眼睛吃东西,而中国人是用嘴巴吃东西。也就是说欧洲人会思考选择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品,而日本人会选择包装精致,看起来诱人的食品,而中国人选择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口感”。在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对上海、北京、广州、杭州4城市的2649名消费者的调查中发现,以“好吃”为食品选择标准的消费者占被访者的63.2%。而美国Simmon公司市场研究局2005年春季调查中也有12%的人承认,虽然知道某些食品对自己身体不好,但仍然会吃。
      
    必须创造口味保卫市场
    为了满足人们在口味上的需求,膨化食品企业必须不断花费心思创造更多样化的口味,以乐事薯片为代表,在口味上不再局限于从前的原味、烧烤和番茄三大类,而是在短短2-3年间推出了“世界风”和“中华美食”两大系列数十种口味的产品,包括泰式香叶鸡、泰式咖喱蟹、德克萨斯烧烤、日式照烧猪排、意大利红烩、孜然牛排味、北京烤鸭味、沙茶鸡甚至是创新的黄瓜、绿茶口味,很多味道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努力之下,依靠消费者的尝鲜心理,乐事稳占薯片行业销售冠军的位置。上好佳也从原来单一的虾条产品发展为芝士条、玉米卷、汉堡球、比萨片等多种风味各异的产品组合。
然而,当消费者越来越理智,对健康更注重之后,膨化食品的未来何去何从?随着顾客尝鲜心理逐渐淡漠,仅靠口味的创新来吸引消费者,这样的策略又能支撑多久?如果再加上舆论引导的推动,膨化食品的未来实在很难确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