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临安小竹笋打造大品牌 走进农村看“两创”

2008/5/8 8:55:27 来源:新疆兴农网

    前不久,临安13家竹笋企业带着手剥竹笋、油焖笋、腌肉烧笋等“全笋宴”前往北京,商场、超市、餐饮界数百名人士纷纷举箸品尝,赞不绝口。一位客商当场和杭州西马克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一次成功的推荐会,使临安竹笋搭上了“奥运快车”。临安有“三宝”:茶叶、笋干、山核桃。近年来,素有“中国竹子之乡”美誉的临安把竹笋品牌越打越响,临安笋农的收入日益丰厚。据统计,2007年,该市共有竹林面积100万亩,竹笋投产面积88万亩,其中以雷竹为主的菜竹50万余亩,年产竹笋26万吨,成了“江南最大的菜竹园”,去年全市竹笋收入达6.02亿元,加工产值达6.9亿元。临安竹笋产业的大发展,靠的是临安人不断创业创新的精神。

    为提高竹笋单位面积产量、拉长出笋时间,临安林业科研人员实施推广了多项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的毛竹林低改项目、雷竹早出覆盖技术和雷竹秋笋生产技术。林业科技人员又适时推广应用雷竹错季栽培技术、迟熟夏秋笋优良竹种筛选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拉长了竹笋的上市时间,形成了春天出春笋、春秋季出四季笋、冬天出冬笋、春秋也有大量雷笋上市的生产格局,一年四季均可供应鲜笋。近几年,临安市政府每年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竹产业发展,如今该市已拥有高效菜竹基地35万亩、丰产笋干竹基地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林基地20万亩。


    据临安市竹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黄贤根介绍,近5年来,由临安编制或以临安为主参加编制的竹笋生产标准就有6项,其中4项为浙江省地方标准,2项分别为市级、县级地方标准。该市实施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了竹笋产品的质量与效益。

    临安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打造竹笋品牌。去年11月至今年3月,临安市政府出资200万元,在临安举办了首届中国杭州竹笋节,向中外客商全面展示丰富的竹笋资源和竹笋加工产品。去年,临安市有关部门还向国家商标局申请了“天目雷笋”证明商标注册登记,目前已被国家商标局受理,届时,年产近10万吨的天目雷笋将按照统一的生产标准,打上统一的产品包装,走进杭州、上海等地市民的家中。

    临安的小竹笋,在临安人民的努力下,打造着大品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