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30万元买断奶粉供应权 合同曝出的商业贿赂

2008/5/11 10:38:01 来源:今日早报

     超市和批发商签订供货合同,约定交易事项是常见的商业行为;但如果签订的合同中有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的内容,就违法了。本周,杭州工商富阳分局对外公布一起商业贿赂案。主角就是1家奶粉批发商和16家奶粉经销商。

  一份违法的奶粉购销合同

  日前,富阳工商执法人员到春江街道一家超市进行检查。在检查该超市食品台账时,发现了一份该超市和富阳宏亮食品公司签订的奶粉购销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该超市的所有奶粉、米粉、葡萄糖、豆奶粉、麦片及冲饮品均由宏亮食品公司提供;宏亮食品公司每年以1.5万元的费用,买断该超市的奶粉系列商品的促销权和货架权;除宏亮食品公司提供的商品外,该超市不得允许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在店内销售;如果超市违约,将支付5000元的违约金。

  “这些约定内容,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两企业也涉嫌不正当竞争。”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当天他们就对此立案调查。经过查询,执法人员发现,宏亮食品公司是富阳城区一家专门从事食品批发的有限责任公司。

  16家企业涉嫌商业贿赂

  在富阳宏亮食品公司的档案柜里,执法人员共找到了22份2007年以后签订的奶粉系列商品购销合同,其中有16份涉及商业贿赂。

  “从2007年年初开始,宏亮食品公司就和16个零售商签订了这样的购销合同。以每年1万至3.5万不等的价格,买断这16家零售商的商品供应权,不允许16家零售商从其他供应商处进货。”执法人员对记者说,16份合同的买断费金额共有30万元;目前,已经支付了10多万元。而这16家食品零售商则遍及富阳和周边县市。

  商业贿赂就在我们身边

  “表面上看,这些商业贿赂行为仅仅和经营者有关系;但最终的埋单人却是消费者。”富阳工商的执法人员对记者说,商业贿赂限制了竞争,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垄断。消费者得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需要付出更多的费用,因此,它从根本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商业贿赂还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其实,不少商业贿赂行为就在我们身边,如导游带游客进店消费,然后收取回扣;酒水供应商给酒店进场费;服装厂家向大型超市、卖场交纳进场费;一些酒吧酒店向门口停泊的出租车收取“等客费”等等。工商部门建议消费者,如果发现类似的情况,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