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想象的“粮荒” 中国粮价是怎样被稳定的?

2008/5/26 10:48: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标志国际大米基准价的泰国大米突破每吨1000美元,3个月之内上涨了2倍多。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截至5月末,全球的大米价格已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约57%,作为亚洲大米进口大国的菲律宾,CPI指数已经超过了8.3%。 
 
     在中国,自全国两会上袁隆平院士提交政协提案爆出中国存在粮仓空仓传闻之后,关于中国“粮荒”的传闻就一直不断。

  如何在稳定价格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之间平衡,成为考验中国政府的命题。

  中国粮价是怎样被稳定的?

  事实上,与全球情况相比中国粮食价格保持着相对的平稳??在3月份CPI达到8.3%时,其中粮食价格的涨幅为6.8%。5月份,粮食价格上涨仅11.4%。

  “进口”的恐慌与被“稳定”的粮价

  中国的粮食供应充足是价格不会快速上升的基础

  对粮食安全的恐慌,最初染自海外。

  今年1月开始,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发生剧烈上涨,小麦价格几乎翻了一倍。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统计,国际粮价一季度平均上升16.5%,令全球1亿人陷入饥荒。

  高涨的粮价足够引发恐慌,一些国家为保留更多大米供应国内市场,以缓和大米价格上涨压力,开始采取限制粮食出口措施。

  3月26日,柬埔寨宣布除政府部门外,禁止所有私营机构出口大米;3月28日,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印度宣布,禁止除价格最昂贵级别外的其他所有等级的大米出口;同一天,越南政府宣布今年大米出口量将减少四分之一。

  出口量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由于供应不足,国营粮店经常无米可卖,4月以来更是每周最多营业3天。

  国际粮价飙涨,也不断强化国内粮价的上涨预期。2008年初,受南方雪灾影响,中国中南地区米价出现波动。据悉,铁道部将从今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集中60天时间为东北地区集中抢运1000万吨粮食,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东北粮食外运难问题,改善当前中国粮价“北低南高”的局面。

  在泰国大米飙出每吨超过1000美元的高价时,中国东北出产的优质粳米,才不到3000人民币1吨??中国大米的价格仅相当于泰国大米的一半还不到。

  中国的粮食供应充足是价格不会快速上升的基础。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7年底,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而国内粮食消费量1.02万亿斤左右,基本能够自足。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近日表示,中国已连续4年增产,今年如没有大的自然灾害,预计粮食生产将会继续获得丰收。由于粮食连续增产,近年国家粮食库存保持较高水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安全线水平。即使不考虑当年收购量,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库存也可以满足一年多的销售。

  摩根大通在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7年中国进口大米与大米总消费之比仅为0.3,而小麦进口比例非常低,且集中在个别品种。国内食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波动的相关性实际上被“夸大”了。

  然而,在全球粮价高企之际,中国限制粮食出口仍然成为首要选择。

  直接发钱给农民,不如放开粮价

  限制国内粮食出口,也使得国内价格难以提高

  2007年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一年内,将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粮食增产和限制出口之外,采取收购价等价格管制方式稳定粮价,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

  中国政府于2004年起对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调整的最初目的,是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充分发挥国家指导价格的导向作用。比如,在粮食增产、价格降低的年份,由政府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然而,在国际粮价高企的情况下,限制国内粮食出口,也使得国内价格难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从而对明年的粮食产量形成影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