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夏粮遭雨灾 抗震指挥部急令重建粮仓

2008/5/31 9:47:02 来源:华夏时报

  “连肥料钱都不够。”帮忙把菜籽装上车后,王超抱怨了一句。

  5月27日中午,王超把刚打下的320斤油菜籽,卖给了粮食小贩郭育富,每斤2.3元,他把钱数了两遍,没错,一共736元。

  “没地方放啊,房子都倒了。”37岁的王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急需要钱。

  王超是四川安县秀水镇6万灾民中的一员,5·12地震摧毁了他家的房屋,现在一家8口人,住在简陋的布棚里。

  《华夏时报》记者在灾区调查发现,像王超一样,因为房屋倒塌,农民们都急于卖掉油菜籽和小麦这些小春粮油,不过这次地震中,粮站和粮食加工企业同样受灾严重,收购粮食是心有余、力不足。时节渐渐进入雨季,灾区农民手中大量的粮食面临着威胁。

  还是有一些好消息,5月21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重灾区群众搞好小春粮食收割和储存工作。

  从5月23日以来,收储站根据安县粮食局的要求,为了“让灾民的损失降到最小”,开始敞开收购灾民的粮食。然而灾区公路受损,车辆有限。大部分村庄卖粮还有一道运输难关。
  低价急卖粮

  “怕下雨,赶紧把菜籽卖了。”灾后第4天,家住秀水镇火光村的王超把田里的油菜籽收了,堆在家稻场上,用一块彩条布蒙住。5月27日,在路口看到了郭育富收菜籽,王超忙把他的三轮车给拦了下来。

  秀水是安县第一大镇,人口超过6.6万,其中5.8万人为农业户口,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

  秀水镇是这次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据镇党委书记董键介绍,全镇133人死亡,近万人受伤,此外,98%的房屋被毁。目前,灾民急需要数千顶帐篷。

  人无屋,粮就更无处安放。粮食卖给小贩后,部分村民也在抱怨,收购价格太低。他们说,去年下半年,油菜籽的价格在3元以上,现在几乎降了20%。此外,灾后秀水的稻谷也在跌价,由震前的0.92元跌到了现在的0.88元。

  安县粮食局局长张志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在灾区,只有小麦有保护价,菜籽和稻谷不在保护价之列,价格“随行就市”。

  当地人告诉记者,秀水人均1亩地,在往年,农民少有卖粮的,粮食多留着自己吃或者加工成饲料,但遭遇地震之后,无论是住帐篷还是以后住移动板房,都没法存贮粮食,不得不选择将粮食卖掉。

  “小麦还根本不敢收,收回来也没处放啊。”村民刘昌智说,他家种有2亩1分地的麦子。

  记者在灾区走访多日,随处可见成熟麦子无人收割。灾民坦言,忙于救灾,未有闲暇,而收后无处堆放,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