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出口定价用人民币 鱼泉榨菜赚升值钱

2008/6/28 9:45:49 来源:重庆晚报

  出口定价 用人民币

  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我市一榨菜企业以人民币为出口商品定价,再以外币结算,每年多赚约8万元人民币。市外经委称,这种做法不失为出口企业一种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方法。

  人民币定价多赚美元

  2005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从1:8以上一路下挫至1:7以下,我市多数出口企业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国内最大榨菜出口企业重庆鱼泉榨菜集团近年却保持着30%年出口增长率,去年榨菜出口达5000吨左右,占国内榨菜出口总量的40%。

  总结自身经验,该集团总经理邓学明表示,用人民币为出口榨菜定价功不可没。2003年,鱼泉启动自营出口业务,当时不少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鱼泉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汇率变化定下一条“铁规”:用人民币为出口榨菜定价,再以美元结算,先款后货。开初,部分国外销售商对此表示不能接受,但鱼泉凭借自身产品质量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效应坚持下来。

  2005年起,人民币升值;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美元兑人民币由1:7.8左右变为1:7.1左右,当年鱼泉出口价为9800元/吨,根据“铁规”,鱼泉及时调整价格,将出口榨菜由1256美元涨至1380美元。年终盘点,当因人民币大幅升值,鱼泉榨菜出口多赚了约8万美元。

  渝企出口普遍用外币定价

  据市外经委介绍,人民币大幅升值大背景下,我市企业采用以人民币为出口商品定价,规避汇率风险没有第二家。

  该委相关人士称,目前我市出口企业普遍用外币为出口商品定价,多数都是美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出口企业在商务谈判中缺乏话语权,不论是出口商品的定价、结算币种,还是具体定价,多由外方说了算。正因为此,目前市内出口企业都面临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增长压力。

  同为榨菜出口企业,市内另一企业的榨菜出口今年就相对逊色,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升值导致该企业生产成本上涨2%,企业准备提价,遭到国外销售商抵制。

  对鱼泉以人民币为出口商品定价的模式,市外经委相关人士认为,在当前汇率波动较大形势下,选择相对稳定、或正在升值的币种为出口商品定价,不失为一种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方式。

  “鱼泉模式”须先款后货

  “鱼泉模式”要在其他企业实现还有一定难度。中国银行重庆分行一专业人士指出,关键是出口企业在与外商的交易谈判中必须拥有话语权,只有做到先款后货才能保证自身利益。

  该人士认为,“鱼泉模式”实施的前提是,企业出口商品在市场上必须紧俏,否则国外进口商不会承诺先款后货。不能先款后货,即使对方同意以人民币为出口商品定价,企业组织生产、发货、收款的过程中也会存在汇率风险,收款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如果降了,出口企业也会少赚美元。除了商务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同时还得做到款到后及时发货,以免后期汇率变化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记者 陈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